词句解释题

1.词句解释题的答题框架分为三个方面,分别是释义、相关要素、对策。大
家先把这个基础的框架记住,再具体讲解每个步骤要写什么。
2.首先是释义。无论是词还是句子,对其进行解释,都需要进行字面的解释
和翻译,讨论这个词语或者句子的内涵部分,把字面意思先写出来。这样的内容
不是靠主观编造,而是要回到资料去找。要优先回到词语所在的文段,要着重关
注专家教授的表述,权威政策、权威文件的内容,如果在划线句子所在文段出现
了这样的内容,往往可能是释义的部分;还可能出现文件政策类表述,或者有总
结概括意味的句子。
3.写完释义之后,需要对这个词或者句子进行深入分析,重点理解这句话有
什么深刻的含义,最重点的部分是分析相关要素。要素这个概念大家很熟悉,可
能有问题、原因、意义等等。单一题之所以单一,是因为要素单一,围绕主题词,
需要找的只有一个要素。但综合题与之不同的在于,围绕着的主题可能会有多个
要素,围绕着这个题目的主题词的要素不唯一。问题、原因、意义,只要是和主
题词有关都会是答案内容。
4.最后是对策的部分,对策在词句解释题中起到收尾的作用。
    (1)在写对策的时候需要考虑两种情况,如果资料中有对策的内容,可以
直接摘抄。
    (2)有时候资料中没有现成的对策内容,这时候要按照答题情况确定:
        ①如果写完了释义和相关要素,格子还有空余,资料中没有对策,可以简单
补充,写上 1-2 句对策。
        ②如果题目答完之后,格子不够,没有什么地方了,这种情况下可以适当省
略。
    (3)如果材料中有对策,那么这道题通常是按照要点给分;如果资料中没
有对策,需要自己进行补充,这样的给分方式通常是给一个格式分。
5.在真题中,词的解释和句子的解释在答题思路上是有一些差别的。所以接
下来分头讲解词和句子的答题思路
1.首先讲解词语解释题。
2.词句解释题大的答题框架就是释义、相关要素、对策。在词的解释上会面
临一个问题,就是这个词可能从来没有见过,非常陌生,此时可以通过词语的情
感色彩预判要素指向、写的东西有哪些。
1.第一题:预先失败,要求谈论一个词语的理解,是词的解释。
    (1)这个词从来没有听过,需要判断情感色彩,“失败”肯定是坏事,预先
失败说明还没开始就失败了。既然是一个坏事情,在释义部分解释的内容也是坏
的信息、负面信息。相关要素部分,坏的事情会有产生的原因,当然也是不好的
原因。如果有影响的话也会是负面影响,也就是危害。
    (2)通过预判词的情感色彩,能够知道阅读资料的时候要关注一些不好的
内容,通过情感色彩能够把握大的答题方向。
2.第二题:政策上的善意。政策上释放善意是一个好事,所以解释内容也会
是好的方面。好的事情产生的原因也是正面的,既然是政策上释放的善意,就会
给老百姓带来好处,也就是意义,对策需要看情况书写。
3.第三题:想象力经济。可能是中性词,有好有坏,需要回到这个词语所在
的段落进行定位,确定是好事还是坏事。然后再去分析内容。词语所在的段落都
是好的字词,正面的、赞美的词,所以他的释义也是正面信息,相关要素也会是
好的方面。
4.近几年,词的出题比例会越来越低了,出题的重点放在了句子的解释上。
1.大的框架没有区别,具体内容上需要进行辨析。
2.释义:句子本身不会有像词语一样特别明确精准的定义,因为句子很长成
分很多,虽然句子没有一个准确的定义,但对于句子本身有一个字面翻译,优先
回到划线句子所在的文段找释义的内容,有的时候会发现整个资料没有对句子的
翻译。没有释义的情况下,可以根据资料的内容自己写 1-2 句,做一个简单的解
释。
3.有的时候资料中没有释义,而且句子过于直白,这个时候也不强求自己,
非要写释义,可以省略这些内容,在赋分的时候,如果资料中没有明确体现,通
常是占一个格式分。
4.如果句子中有一些比较抽象的词语,在释义的部分要进行解释。这句话比
较难,在解题的时候按照步骤来写,如果不解释,这句话的意思不完全明确,例
如,水的意象、儒之柔比较抽象,把这两个词语解释清楚,这句话的意思就清楚
了,着重注意抽象词汇,需要解释抽象词汇。
1.词句解释题最重要的部分就是分析相关要素的部分,也是最有难度的部分,
词语的相关要素分析起来难度不高,但句子比较长,所以,大家感觉比较难,其
实句子越长,涵盖的信息量越大,能够从中分析的要点越多。
2.拿到句子解释题的时候,需要拆解句子,分析其中的关键信息,明确这道
题的作答任务和相关要素,要挖掘题目中的主题词;围绕主题词寻找题目中的重
要信息;重点看一看这道题需要作答的相关要素有哪些。

举例

1.这句话的主题词是海洋污染。
2.需要着重理解毁灭鱼儿的家园,包括不寒而栗的毁灭要说清楚,海洋污染
会影响鱼儿的生存环境,这句话指向的相关要素是海洋污染带来的危害。
3.但让人类不寒而栗的毁灭绝非仅此而已:除了毁灭家园还有其他的危害。
4.这道题讨论的就是海洋污染带来的危害,看起来挺长,进行截取之后就没
有那么难。
1.释义:句子整体翻译。
2.分析相关要素:海洋污染危害+其他要素(视字数补充),如果在资料中遇
到了其他要素,比如原因,题干中指向的要素是危害,如果出现原因就属于其他
要素,如果还有格子就可以写一些原因;如果字数不够就可以不写原因,原因属
于其他要素,字数决定写还是不写。
3.对策:有则摘抄;没有视答案字数适当补充。
1.这道题的主题词是农民工变成新市民、农民工的市民化,需要在释义的部
分进行解释。
2.“披荆斩棘也要开辟出让已经进城的‘农民工’变成‘新市民’的路”:
    (1)一条路上有困难和阻碍的时候,才需要披荆斩棘,首先需要写在开辟
这条路上面临的问题。
    (2)哪怕是有困难也要开辟这条路,说明这条路开辟以后会带来好处或者
意义。
    (3)需要说明如何开辟,要有具体的方法和对策。
3.通过审题发现这道题的对策部分必须要写,因为题干中给出指示。

1.释义:句子整体翻译或句子中抽象概念的解释。
2.分析相关要素:面临的问题+开辟的意义+其他要素(视字数补充)。
3.对策:有则摘抄;没有视答案字数适当补充。
1.主题词是城市管理。
2.“从传统管理模式到像‘绣花’一样管理,城市管理仍需负重前行”:需
要说明传统管理、绣花管理、负重前行三个词汇。
    (1)从传统到绣花更像一种升级转型,像一种变化的过程。
    (2)需要分析为什么要转型,可能现在已经存在问题,首先需要写传统模
式存在的问题;因为转型存在一定的意义,所以需要变化。
    (3)绣花就是一针一线、精细化管理,通过这样简单理解,能够分析出涵
义;负重前行说明在转型这条路上会面临一些困难或者阻力,所以是负重前行,
不能轻松走,这道题的对策部分一定要写。

1.释义:句子整体翻译或句子中抽象概念的解释。
2.分析相关要素:传统模式的问题+精细化管理的意义+转型中的困难。
3.对策:有则摘抄;没有视答案字数适当补充。
1.需要对抽象的词语进行关注和解释。
2.对于长句子不要有畏难情绪,通过语文学习的分析理解、谈论,就能发现
要点跃然纸上。
3.如果资料中还有其他的要素,可以作为补充信息。
4.对策也可以根据题目的要求进行书写。

举例

请就“给定资料”中“要避免在‘垃圾堆’上‘数钞票’”这句话,谈谈你
的理解。(8 分)
要求:不超过 90 字。

1.这句话的主题词是垃圾堆和数钞票,而且这两个词语都加上了引号,说明
表意比较抽象,所以要在释义的部分做解释说明。
2.“要避免在‘垃圾堆’上‘数钞票’”:“避免”说明做这件事情背后会带
来不太好的影响,也就是负面影响,即危害这个要素。
3.需要看资料中是否有明确的对策,如果资料中有就可以直接摘抄没有也可
以自己进行一个补充。

“虽不能守着‘金饭碗’过‘穷日子’,但更要避免在‘垃圾堆’上‘数钞
票’,”某省人大环资委监督处刘处长指出,“绿水青山”不会自动变为“金山银
山”,发展农家乐休闲旅游业是推动农村发展的重要途径。不能一边端着农家乐
这个饭碗吆喝赚钱,一边又污染这个饭碗,砸“绿水青山”这块牌子。位于洞庭
湖区某县的一处四合院形式的生态农庄环境怡人,院子里绿草成茵,临河的露台
凉风习习。但院子后面,一个长约 4 米、盖着蓝色彩钢瓦、有些隐蔽的管道通向
不远处的一个小水塘,管道尽头流出来的水明显污浊。一条灌溉水渠,正在把污
水灌进稻田里,大半块田已经变成“黑土地”了。附近村民说,这块地已经种不
出庄稼了,不过就算能种,这种土质里长出来的粮食,恐怕也没人敢吃。面对这
些“砸牌子”的行为,管理者们不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必须要强化环保执法。

1.“……钞票”:出现划线句子,“虽不能……但是”表示转折,前半句话的
表现也很抽象,具体指代的内容不是很明确。
2.“某省……牌子”:
    (1)再次出现“饭碗”这个概念,前面所说的“金饭碗”指代的就是农家
乐这件事情,说明农家乐能赚钱;当地有农家乐这个资源,不能守着绿水青山,
砸了这个招牌,不能把资源放在那里。
    (2)所谓的垃圾堆就是受到污染的农家乐,发展农家乐背景下被污染的环
境。
    (3)这句话指明,为了发展当地的经济,做农家乐这个事情很必要,但是
在发展的过程中,不能以污染环境、牺牲环境为代价。
3.“位于……凉风习习”:出现主题词,后边可能会有要点。
4.“但院子……土地了”:
    (1)前面讲述环境怡人、非常优美;有生活经验的人都知道,正常来说污
水有专门的排放管道,随意排放污水就是在发展农家乐中形成的污染,也是带来
的负面影响,即污水随意排放。
    (2)黑土地加了双引号,说明排放污水还造成了土地的污染,造成的负面
影响非常多。
5.“附近……敢吃”:负面影响,农村土地种不出庄稼,甚至种出来的粮食
没人敢吃,需要概括这个问题,污染环境让农业生产受到了影响。
6.“面对……执法”:政府部门有管理权,而且需要有所作为,即强化环保
执法。
7.这句话指开发农家乐虽能促进农村发展,但这种发展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
价。农家乐建设带来污水乱排,造成土质恶化,影响农业生产。因此,政府要强
化环保执法。
1.提前判断:题干要求谈……的含义/内涵;对……进行阐释/解释;谈对……
的理解。
2.释义:进行字面解释,优先回到词语所在的文段,或者是划线句子所在的
文段及其相邻段落寻找释义。
3.相关要素:围绕主题写出资料中与题目相关的各种要素。
4.对策:如果资料中有就直接摘抄,资料中没有字数,允许的情况下可以适
当补充。

重点:

1.总述:词句解释题。
    (1)答题思路“三步走”,包括:释义+相关内容(要素)+总结。
    (2)注意:以上三部分是正常的答题思路,一般情况下需要保持结构完整
性。
2.释义:有可能不知道如何解释,可以通过一下两种方式进行解释。
    (1)字面解释,对字组词。比如:
        ①“三孩政策”即第三个孩子。
        ②“新常态”即新的常规状态,重点需要放在“新”。
    (2)注意:
        ①“对字组词”这一方法也可以运用在大作文题目中。
        ②单淑玲老师有一节《解决大作文无话可说》免费课程,如果在粉笔 APP
中搜索不到,也可以在哔哩哔哩网站上搜索学习。
    (3)如果无法准确把握含义,当无法解释时可以考虑如下方法:无论是词
还是句子,都会在材料中出现,可以在出处的前后文找到释义内容。
3.相关内容:考情介绍。
    (1)在 2012-2015 年期间:申论考题大部分按照要素出题,比如写完释义,
之后写“原因是……对策是……”等内容。
    (2)近几年考卷中:
        ①会在相关内容部分通过逻辑来考查,而逻辑一般出现在题干和材料中,即
题干本身自带的句子本身可以分层次。
        ②比如“某老师不仅长得帅,而且有才华”,题干可以分为两个方面。
        ③所以答题结构为:层次 1.帅;层次 2.才华;3.对策。
        ④注意:此时每一个层次中的释义和相关内容可以适当合并,而且不需要考
虑帅和才华中哪些内容属于原因、释义等要素。
    (3)相关内容中的逻辑也可能出现在材料内容中。
        ①如果发现题干无层次,就不再适合使用层次 1+层次 2+对策这一结构,需
要呈现为释义+相关内容+对策形式。
        ②此时的层次会在相关内容中呈现,且需要按照材料顺序写出。

第一种结构
2020 年高分样卷
根据“给定资料 3”谈谈你对划线句子“人在制物的过程中,总是要把自己
和自己的手艺融到里头去,在前人的基础上,留一点新的痕迹,这样这门手艺才
能历久弥新”的理解。

一、把“自己融入和手艺”。融入指融入人的价值理念:对传统技艺秉持热
爱,认真负责;沉下心来将产品做小做精,走个性化、精品化路线;制作过程精
选真材实料,保证质量;严格按照工艺程序,坚持手工制作;认真细致,精雕细
琢。
二、“在前人的基础上,留一点新的痕迹”指的是在传承传统的过程中创新
发展:传承技艺,开发新产品,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坚持传统制品的高品质、
独立性,保有其艺术价值,开创品牌;沿袭祖辈们开创手工技艺的艰辛历程和执
着坚守,融入当下务实开放兼容创新的精神。
因此,坚守与创新相结合,才能让传统工艺与时俱进。

1.题目较长,答题框架包括:
    (1)层次 1:“把自己和自己的手艺融入到里头去”。
    (2)层次 2:“在前人的基础上,留一点新的痕迹”。
    (3)对策。
2.注意:
    (1)要把握最新的出题趋势,也就是说把层次放在题干中。
    (2)层次也可能出现在材料部分。

第二种结构
2019 年高分样卷
给定资料 2 中提到“40 年来经济的发展,在点滴的民生改善中找到了生动
而深刻的注脚。”请根据给定资料,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20 分)

这句话指 40 年经济发展,居民消费层次由温饱型向全面小康型转变,不断
改善居民生活条件,不断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程度,增强人民获得感、幸福
感。
推进土地改革。1.土地大包干,解决温饱,改变农村面貌,提升生活水平;
2.土地流转,发展现代农业和旅游业,改变生产方式,增加收入,生活富裕。
提高医疗保障和水平。1.医院硬件改善,技术优良,服务贴心;2.完善城乡
居民医疗保险,报销快、比例高、覆盖广;3.专职医生定期上门,提供精准医疗
服务。
改善居住条件。1.完善基础设施,方便群众生活;2.通过棚改货币化安置方
式,解决居住问题。
要继续深化改革,实现民生各方面发展。

1.注意:题干中无法区分层次,所以不可以通过层次 1+层次 2+对策形式来
写答案,此时需要写为如下框架:
2.释义:从题干出处前后文段得出。
3.相关内容:本题为 2019 年的考题,很有可能会按照层次来出题,所以材
料是有顺序的,即按照材料来区分层次逻辑。
4.对策:动词类内容。
    (1)“雪中送炭”:摘抄、反推问题得出对策。
    (2)“锦上添花”:如果是好事,表述为需要持续做事即可。
5.答疑:深刻和生动不是层次吗?不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