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一题-问题类题目
单一题是申论的基础题型,问题要素考查频次较高。
一、常见问法
问题、不足、困境、瓶颈、挑战、难点等。
常见问法:题干直接要求概括或总结问题。可能也会变化问法,比如“不足、困境、瓶
颈、挑战、难点”等,比如城镇化建设中存在哪些困境,垃圾分类面对的挑战,城市治理存
在的难点等。从“不足、困境、瓶颈、挑战、难点”中可以感受到,这种问法是消极负面的
表述,要求作答问题。
二、答题技巧
寻找负面的标志性词汇:不科学、不合理、不到位、不均衡、不完善、不健全、不足;缺乏、缺少、流失;少、低、差、弱、陈旧、单一等。
1.直接摘抄:单一题比较基础,遇到问题类,在材料中找负面的标志词。比如“不科学、
不合理、缺乏、缺少、差、弱”等。“等”说明这种词汇太多,无法穷尽。为了便于记忆,
可以进行分类:
(1)“不”字辈:不科学、不合理、不道德等,可能是负面信息。此处是“可能”,因
为还有其他情况,比如不会再让我们找不到就业渠道、方向,可能后面是好事,重点看表述
方式。
(2)“缺”字辈:缺钱、缺爱、缺心眼等,都是不好的事情,可能提示信息点。
(3)“过”字辈:过多、过少、过犹不及、过度等,适度有益,万一过度、过分、过犹
不及,可能提示有问题。
(4)“差、弱”等负面词汇。
2.问题反推:通过对策反推为问题。
(1)比如题目要求总结汉语面临的问题,但材料表述为“我们要重视汉语,对汉语树
立敬畏、热爱之情”。“要重视、树立”是对策性表述。反推问题:我们要重视汉语→忽视汉
语或不重视、缺乏重视;对汉语树立敬畏、热爱之情→缺乏敬畏、热爱之情。
(2)注意:有的同学反推不得分,因为过度推导,所以不得分。比如对策是你要减肥;
反推问题是肥胖。若反推问题是不爱我了,则属于过度推导。要尊重材料原意,不要改变材
料原意,比如材料表述“我们要让表达的渠道多元化”。反推问题:表达渠道不多元或单一。
若反推问题:缺乏畅通渠道。则不得分。不多元说明渠道不多,但有渠道;缺乏渠道是没有
渠道,改变了材料的原意。
示例
资料 2(节选)
一位法学专家谈到民间智库时认为,由于政策环境和法律制度的不完善,民间智库也面
临着注册困难,一些非民间智库还会利用自己官方或半官方背景,对其它民间智库进行排挤,
从而垄断了有限的市场。
解析:
1.“一位法学专家谈到民间智库时认为”:“法学专家”出现友军,可能有答案。材料中
出现专家、学者,一定要关注。题目要求找民间智库面临的问题,此处谈及民间智库,与主
题相关。
2.“由于政策环境和法律制度的不完善……从而垄断了有限的市场”:
(1)“注册困难、被排挤、市场被垄断”都是负面信息,都可以写入答案,表述为:注
册困难,受到官方、半官方的排挤和垄断。
(2)“由于政策环境和法律制度的不完善”:这是问题的原因,需要写入答案,因为问
题的原因也是问题,但这是更深层次的问题、背后的问题。说明问题:政策环境和法律制度
不完善,进而注册困难,受到官方、半官方的排挤和垄断。
(3)注意:题目要求作答问题,问题的原因也需要写入答案,因为原因是更深层的问
题。
【参考答案】
市场环境不公平。法律政策不完善,注册难,被官方机构垄断和排挤,缺少公平竞争
环境。
三、解题步骤
1.负面规范表述直接摘抄
2.通过对策反推问题
3.问题的原因是深层次问题,字数允许也应该保留
1.问题类题目有两种答题方法:一是直接摘抄;二是通过对策反推问题。
2.为了要点的全面,在字数允许的情况下,问题的原因也要写。如何确定字数:在找要
点的过程中,要养成勾画材料的习惯,比如看到确定的问题,用横线画下来,使用“W1、W2”
进行标记;若看到问题的原因,用波浪线画下来,在旁边标记“原因”。先写画横线的内容,
若有剩余格子,再写画波浪线的内容。一般题目的字数允许写到原因这个层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