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义推理
![定义推理](/content/images/size/w960/2024/04/Snipaste_2024-04-22_18-00-07.png)
题型特征:
每道题先给出一个概念的定义,然后分别列出四种情况,要求报考者严格依据定义选出一个最符合或最不符合该定义的答案。
解题思维:
1.看提问:“属于/符合”,“不属于/不符合”定义等
2.看题干:识别有效信息——找准关键词、关键句
3.看选项:当纠结时采用对比的思维进行排除,最终选择更符合题干要求的
选项
1.判断推理不是常识题,若是相关类别(如法律)的专家,且可以保证自己
所学的知识没有任何问题,那么可以根据自己的专业知识答题,大部分的定义题
不会违背专业知识。
2.国考大纲:每道题先给出一个概念的定义,然后分别列出四种情况,要求
报考者严格依据定义选出一个最符合或最不符合该定义的答案。大纲中出现“最”
说明涉及对比。
3.很多同学觉得定义难的原因在于定义字数多,或者看不懂。实际上,定义
判断并不是所有内容都需要阅读,且定义题本质和核心是考查考生在一大段内容
中提取关键信息的能力。
4.解题思维:
(1)看提问:“属于/符合”,“不属于/不符合”定义等。要注意提问方
式,不要看错,可以在写答案或涂卡时看一下提问,进行复查。
(2)看题干:识别有效信息——找准关键词、关键句。需要将词代入选项
进行匹配。
(3)看选项:学会接受不完美,没提到的不一定错。联考的定义偏难、偏
专业,所以要学会对比
一、读得准
1、关键词——主体、客体
![](http://121.37.179.125:8000/content/images/2024/05/Snipaste_2024-05-01_18-43-46.png)
1.关键词:主体、客体。
(1)主体:行为、活动的发出者。
(2)客体:行为、活动作用的对象。
(3)例:“我打你”中,“我”是主体,“你”是客体。
2.例:“贷款替代”主体是“企业”。选项中“小红”是个人,非企业,不
符合定义,一定错。
3.注意:
(1)主客体不符合的选项一定不符合定义。
(2)不是每题一定都有主体和客体,但是出现了要重点看。
(3)当主体出现专业名词(如税务机关)或涉较为具体的数量(如两个人),
需要重点关注
【例】(2019 江西法检)行政决策,是指行政机关和行政领导者在处理政
务时,从公共利益和公平公正原则出发,依照法律和有关规定所做出的决定性的
行政行为。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行政决策的是:
A.某市政府为倡导垃圾分类,制定了《垃圾分类实施管理办法》
B.某省政府为建设高速公路占用农民土地,制定了《土地征收补偿标准》
C.某省消费者协会为规范顾客自带酒水、餐饮企业收取开瓶费等问题,制定
了《餐饮业经营行为规范》
D.中国政府为继续保持稳定的汇率政策,防止亚洲国家陷入新一轮金融动
荡,公开作出人民币不贬值的承诺
【解析】1.本题选择“不属于行政决策”的选项,圈出“不属于”。定义关
键信息:(1)主体:行政机关和行政领导者。(2)决定性的行政行为。
A 项:“市政府”是行政机关(国务院、地级政府、省级政府、各种局),
排除。
B 项:“某省政府”是行政机关,排除。
C 项:“消费者协会”是社会组织、民间团体,当选。
D 项:“中国政府”是行政机关,“承诺”就是一个决定,排除。【选 C】
【注意】街道办类似乡政府,属于行政机关。村委会、居委会属于群众自治
组织。
2、句式
![](http://121.37.179.125:8000/content/images/2024/05/Snipaste_2024-05-01_18-46-26.png)
【注意】句式:国考每年必考。引导词后面的内容重点看。
1.方式+目的。
2.原因+结果。
3.时间条件。
4.如上级出台了某政策,需要了解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来达到目的,同时上级
也会解释为何要出台该政策(因为……,所以……),以及会告知政策的执行时
间,如在周末或每一天。其中时间条件属于大前提,不强求,但若题干涉及且明
确时,需要关注。
5.若定义涉及营销(赚钱),需要有促销方式,会涉及方式+目的的结构,
此时方式更重要,因为营销的目的就是赚钱。保护环境类的题型也如此,目的一
定是保护环境,需要重点关注用什么样的方式保护环境
【例 】(2021 北京)定制公交是常规公交的补充,是公共交通的服务升级。
它通过大数据应用及智能算法等技术的实现,来满足公众不同场景下的精准需
求,提升公众的整体出行体验,为公众提供更加便捷、舒适、优质的服务,属于
高科技、按需服务的新型公共交通服务。
根据上述定义,以下属于定制公交的是:
A.某大学在市内有多个校区,老师在多个校区内上课,交通不便。学校通过
广泛调查,开设了多个校区之间的多条班车线路,提高了交通便捷程度
B.某医院在远郊区县开设了分院,为了方便医务人员去分院出诊,该院与公
交公司沟通,增设了专线,定时接送该院医务人员往返
C.某房地产公司开发新住宅小区,向公交公司提出申请,公交公司为其延长
了已有的公交线路,使得该小区的交通出行情况大为改善
D.有日常固定出行需求的居民可在某网络平台提出申请,当相同目的地的人
达到一定数量后,网站根据始发地分析,为这些人制定开通最佳路线,票价略高
于常规公交
【解析】4.本题选择“属于定制公交”的选项。说明可能涉及个性化。定义
关键信息:(1)“通过”表方式:大数据应用及智能算法,即网络;(2)“来”
表目的:提高公众的出行体验。
A 项:虽然提及方式是“广泛调查”,但不清楚调查是否是大数据、智能算
法,或者是发问卷,表述不明确,排除。
B 项:没有体现通过大数据提高出行服务,表述不明确,排除。
C 项:没有体现互联网,排除。
D 项:“某网络平台提出申请,网站根据始发地分析”是算法,“略高于”
说明提高公众的出行体验,若想体现收费高,会出现“远高于”,当选。【选 D】
【注意】“方式+目的”的句式中,方式更重要(根据历年真题分析得出),
但不是说目的不重要。若 2 个选项都满足方式,则需要比较哪个选项符合目的。
二、读得快
1.优先看到概念所在的那句话的句号
2.注意阅读补充说明——即,也就是说,包括
3.多定义问啥看啥,纠结两个选项时,再与其他定义比较
【注意】读得快:
1.优先看到概念所在的那句话的句号,读不懂再看后面内容。
2.每年联考可能都会涉及 1-2 道题干很长,但与定义相关的重点只有
一句话的题目。也会出现另外的情况,如九宫格题目总是把最难的放在第一行,
如果前面的文字根本看不懂,尤其是出现法律类定义时,后面会出现“即、也就
是说、包括”等词语,说明后面在进行补充说明,哪里能看懂优先看哪里,不要
把时间浪费在看不懂的地方,前面看不懂就算了,重点看能看懂的地方。
3.多定义:问谁看谁,纠结两个选项时,再与其他定义比较。如题干给出“1、
2、3”三个定义,问“以下哪项属于定义 2”,则直接看定义“2”,如果能选
出答案,则不要需要看“1”和“3”,纠结时再看其他定义,很有可能易错项是
符合其他定义的。
三、拆词
![](http://121.37.179.125:8000/content/images/2024/05/Snipaste_2024-05-01_18-51-59.png)
1.定义本身词汇通俗易懂,优先关注,选项纠结时,可以此为重要破题点。
2.例:如“斜杠青年”,可能不知道“斜杠”,但一定知道“青年”,所以
答案首先得是年轻人。本题是 2017 年江苏的题,那时 A 项的“八零后”在 30-40
岁之间,可以算是“青年”;D 项“讲述自己 30 多年来丰富的职业经历”说明
在 50 岁左右,一定不是“青年”,故选择 A 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