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策类题目

1.答题要素中表对策的常见词汇有:对策、措施、举措、建议、意见、做法、
解决方法;经验、启示等。
2.意见:意见是对人对事的表达。意见这个词本身就是有多重含义的,在日
常生活中,确实是指对人对事不满意的想法,但是在政府体系中,就是对策的一
种形态,并且,意见是一种法定公文,申论中给出公文,本身也是写对策。
3.经验和启示:属于对策题的一种形式,经验是值得学习的做法,启示是能
找到的指导别人行动的内容,从别人的做法中获得启示好领悟。
4. 对策、措施、举措、建议、意见、做法、解决方法;经验、启示等都是
对策中常见的问法,因此,要记住这些典型的词语。

1.直接摘抄。
    (1)资料中出现表对策的标志性动词时,该处往往有得分点。
    (2)常见的动词有:建立、健全、统筹、创新、规范、整顿、打击、扶持、
规划、设置等。重点关注有动词 出现的句子,有信息提示。
    (3)摘抄动作时候,不仅仅摘抄动词,还要摘抄具体内容,抄全,写全面,
形成动宾短语结构,建立保障体系,统筹规划,创新发展思路,规范市场秩序,
打击犯罪活动等,这些都是动词+名词的表述形式,才是完整的对策。完整的对
策不仅仅由动词构成,动词+名词才完整。
    (4)材料中的信息,表达冗长的时候,需要加工处理,去掉和主题无关的
修饰性的词语,例如,为了降低农民的种地成本,邀请了技术专家、基层农技人
员挨个进驻瓜果大棚进行新技术指导,本句话很冗长,需要概括,即聘请专家,
进行技术指导。其他内容属于修饰性的词语,本质上,都是对材料的内容尽行还
原。
    (5)要点的来源,除了还原要素之外,还可以进行推导,从一组要素推导
到其他要素。
2.问题推导。解决资料中的现有问题,将这些问题找到,并且解决。提出对
策的基本要求为:
    (1)具有针对性。
    (2)具有可行性(可操作性、切实可行、对策具体等)。
    (3)例如,缺少资金这个问题,可以推导为提供资金支持,如果仅仅如此,
得分不一定高,此时,对策要具备针对性和可行性的对策才行。


【例 1】根据给定资料,就进一步加强网络诚信建设提出建议。
“一根网线、一台电脑”就可以开网店,低门槛准入不免使一些诚信意识缺
失的商家充斥其中,他们利用监管漏洞发布虚假图片和文字进行营销。对于这些
问题,不少电商交易平台既缺乏严格的管理制度,也没有高效的监控技术手段。
尽管每次都对被举报售假的店铺依规进行了处罚,但罚款金额远低于违法获利。

【解读】
1.就进一步加强网络诚信建设提出建议:典型的对策类题目,当前,网络诚
信建设出现问题,因此,要根据问题提出对策建议。从材料中找到负面消极表述。
2.“一根网线……商家充斥其中”:出现问题,低门槛准入,一根网线、一
台电脑属于低门槛准入的形象表现。
3.如果看到问题就推对策,这样,思维比较混乱,建议大家阅读完一整段资
料之后,根据问题推导对策,这样比较清晰和直观。
4.“他们利用监管漏洞发布虚假图片和文字进行营销”:标记问题,存在监
管漏洞。
5.“对于这些问题……监控技术手段”:“既……也……”表并列,给出两个
问题,进行标注,缺乏严格的管理制度,没有高效的监控技术手段。
6.“尽管每次都对被举报……但罚款金额远低于违法获利”:进行标记,出
现问题,罚款金额低。
7.针对性:针对材料中的具体问题,给出相应的对策,不能过分脑补,材料
中没有出现的问题,不能脑补。
    (1)开店准入门槛低→提高开店准入门槛。提出针对性的对策为提高/抬高
准入门槛,没有明确规定,不用纠结,搭配合理即可。
    (2)存在监管漏洞→堵住监管漏洞。或者写为填补监管漏洞。如果写完善
监管漏洞,此时属于搭配不当,和材料表达的意思不一样,动词和名词搭配要合
理。
    (3)缺乏严格的管理制度→制定严格的管理制度
    (4)没有高效的监控技术手段→采用高效的监控技术手段。或者引进高效
的监控技术手段。
    (5)罚款金额低→提高罚款金额。
8.资料梳理:
    (1)开店准入门槛低→提高开店准入门槛。
    (2)存在监管漏洞→堵住监管漏洞
    (3)缺乏严格的管理制度→制定严格的管理制度
    (4)没有高效的监控技术手段→采用高效的监控技术手段
    (5)罚款金额低→提高罚款金额
9.注意:在推导过程中,不能改变资料的本意。要注意表达的精准性,很多
人容易犯错的点就是罚款金额低,很明确具体,按照针对性的要求,可写为提高
罚款金额,有的同学写为加大处罚力度和提高犯罪成本,看起来是把要点写到了,
但是,没有满足针对性,要针对材料中的问题提对策,金额的事情非常具体,处
罚力度和犯罪成本不是很明确的内容,犯罪成本是提高犯罪的代价,但是,犯罪
的代价很多,不仅仅是罚款,暂停企业经营,将商品下架都是犯罪成本。一定要
针对材料中的问题,精准提出对策。
10.只要满足针对性,一般情况下,可以满足操作性,操作性是针对性的基
础上,提出的操作要求。
    (1)将一件事交给别人做,别人能执行,能做好,对策就是具有操作性的,
如果不能,对策就不具备操作性。例如,提高开店的准入门槛,本身就具有操作
性,知道怎么做,提高门槛,将要求设置更高。或者,采用高效的监控技术手段
也是知道怎么做。
    (2)但是有的对策具备针对性,但是,依然不具备可操作性,需要大家注
意。


【例 2】请对资料中反映的新时代工人面临的问题提出建议。
有人评价道:“中国的工人获得了美国《时代》周刊的认同,却没有在中国
获得普遍的认同。”
问题:工人的社会认同度低→提升工人的社会认同度?

【解读】
1.问题:中国工人在国外获得认同,但是,在国内没有获得认同,即工人的
社会认同度低→提升工人的社会认同度(满足针对性提对策),此时的对策,不
具备操作性,不能被执行,不具备执行性和操作性,此时,要在此之后,补充相
应的信息。
2.针对这些内容,大家不用担心,只要相对合理,按意思给分,因此,可以
写为加强宣传教育,让不落地的对策落地。例如,社会不认可工人,并且工人工
资低,此时,可以提出对策,提高工人的工资/收入水平,完善保障制度,提高
工人的社会认可度,此时,宣传教育和提升工资待遇是两条不同的对策,但是,
都具有针对性和操作性。
1.经验借鉴:其他人、单位地区或国家的成功经验可以拿来借鉴。
2.一般来说,同类主体在相似领域的做法,可以从中借鉴经验或获得启示。
例如,A 企业借鉴 B 企业的管理方式,或者是 A 政府借鉴 B 政府推动经济发展的
做法,企业对企业,政府对政府,不会出现政府向企业借鉴经验做法。
3.不能直接摘抄做法,这一点需要注意。

【例 3】芬兰和韩国政府鼓励创新的做法对我国政府在科技创新中应该发挥
的作用提供了哪些有益的启示?
由芬兰政府总理主持的芬兰研发创新政策委员会每月月初讨论有关科技的
重要议题。每年,芬兰政府在教育方面的支出仅次于社会福利开支,在国家预算
中占第二位。芬兰政府在教育方面的大量投入形成了完善的教育机制,为国家和
企业培养出大批具有创新能力的专业人才。

【解读】
1.芬兰……启示:本题的主体是我国政府,都是政府对政府,主体一致。
2.内容:创新领域,同一领域,符合条件。
3.“由芬兰政府总理主持……重要议题”:
    (1)此时,如果直接摘抄,得到的答案是“我国政府总理主持的中国研发
创新政策委员会每月月初讨论有关科技的重要议题”,这样做,生搬硬套.
    (2)我国可以换一个人,科技部部长进行主持,也是可以的,不一定非要
是政策委员会,可以是其他部门,也不一定非要是月初讨论,可以是月中或者月
末,大家不能被束缚,要学习思路和方向。
    (3)因此,对策要具有普适性,所学习的内容适用于我们,为我们所用,
如果材料中出现非常具体的内容,要有思路和方向,这要体现的事情,就是政府
重视创新,要知道政府重视的态度。例如,政府高度重视创新,成立部门专门负
责这件事,定期讨论。
4.“每年……在国家预算中占第二位”:教育方面的支出很多,同样,我们
不一定要将教育指出放第二位、第三位,因此,一定要加大教育支出,这是根本
的思路。
5.“芬兰政府在教育方面……专业人才”:前文做法的意义,和对策没有关
系,不抄。
6.经验借鉴:要满足普适性,进行概括和归纳,不要被具体的做法所左右,
要提供一些思路和方向。
7.资料梳理:政府高度重视创新工作,成立专门部门,定期讨论科技重要议
题;增加教育投入。

根据材料,概括某一个方向、方面的举措,这些举措和方法别人已经做过了,
直接写即可,不需要注意普适性。
1.经验启示类:梳理归纳国外运河遗产保护利用的主要经验。要找到这个领
域普适性的做法,如果做法比较细致,需要提炼普适性。
2.经验启示类的题目,做题方法是经验借鉴,要满足普适性。
3.如果已经满足普适性,就可以直接摘抄。
1.材料中会给出问题,然后,根据问题进行推导,如果材料中有现成的对策,
专家学者提出的,此时,可以直接进行摘抄。
2.如果材料中有经验可以借鉴,也能使用,因此,提出对策类的题目,可以
使用找借推三种方法

1.针对三种题型,概括对策类的题目,只需要看别人怎做的,就怎么写。经
验启示类,就是看经验和做法。提出对策类的题目比较特殊,针对问题提出建议
和意见,答案来源是根据问题反推(重点),专家学者提出的做法,可以直接摘
抄。如果有其他地区的好做法,也可以经验借鉴。
2.经验借鉴注意普适性,根据问题提出对策注意针对性和操作性。

补充内容

生论常用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