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共同犯罪
Last updated on
1.共同犯罪: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法律中以上、以下、以内包含本数,因此共同犯
罪人数大于等于 2,即共同犯罪至少 2 人。
2.共同犯罪主观上必须共同故意,如王某是狱警,而甲在王某值班睡着时越狱,二人不
是共同犯罪,王某是过失,甲是故意,如果二人都是过失也不是共同犯罪,只有两人在主观
上都是故意的才有可能是共同犯罪。
3.客观上必须要有共同的行为:要有意思联络,要相互协作,如张三到李四家偷盗,发
现王某也在偷盗,二人结束后各回各家,二人不构成共同犯罪,二人没有意思联络和相互协
作,二人各自定盗窃罪,不是共犯的关系。
4.共同犯罪的成立条件之间是且的关系。
1.我国刑法将共犯人分为主犯、从犯、胁从犯和教唆犯。
2.主犯是在犯罪活动中起主要作用的人,主犯包括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黑帮老大)、
普通主犯,犯罪集团至少三个人,要和共同犯罪区分(共同犯罪至少 2 个人)。
3.处罚:
(1)对于组织、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的首要分子,按照集团所犯的全部罪行处
罚。如甲、乙、丙是犯罪集团,甲是 CEO,该集团宗旨是不惜一切代价创收,东窗事发后,
甲知道的事情有 2 起,参与的有 1 起,不知道的有 1 起,甲需要为 4 件事担责(考查较多)。
(2)对于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以外的主犯:
①对于组织、指挥共同犯罪的人,应当按照其组织、指挥的全部犯罪处罚。
②对于没有从事组织、指挥活动但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人,应按其参与的全部犯
罪处罚。
1.从犯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对于从犯,应当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命题:对于从犯应当比照主犯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错误),“比照主犯”是 79 年旧刑法
的内容,97 新刑法中已经删除。
2.共同犯罪中有可能两个人都是主犯,甲和乙一起杀人,一个爆头,一个打心脏;也有
可能一个主犯一个从犯的情况,一个人干坏事,一个人望风;没有可能两个人都是从犯的情
况,主犯和从犯是相对而言。
3.胁从犯:被胁迫参加犯罪的人,即在他人威胁下不完全自愿地参加共同犯罪,并且在
共同犯罪中起较小作用的人(两个条件要同时满足),如甲要求乙去偷东西,乙不去,甲用
刀威胁乙后乙去偷东西,乙去偷东西的行为也不积极,因此是胁迫且不积极是胁从犯。对于
胁从犯,应当按照他的犯罪情节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因为不完全自愿,说明主观恶性不
大,危害性也比较小,所以量刑较轻。
1.教唆犯是指以劝说、利诱、授意、怂恿、收买、威胁等方法,将自己的犯罪意图灌输
给本来没有犯罪意图的人,致使其按教唆人的犯罪意图实施犯罪,教唆人即构成教唆犯。如
买凶杀人,甲恨李四,但是自己不敢杀,于是给张三一笔钱去杀李四,此时甲是教唆犯,张
三是被教唆的人。
2.教唆他人犯罪的,应当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如果是起主要作用,则
按照主犯处罚,如果是起次要作用,则按照从犯处罚。
3.教唆不满 18 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从重处罚,带坏“小天使”要从重处罚。
4.如果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对于教唆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重点),如
甲买凶(李四)杀人,甲是教唆犯,张三是被教唆的人,张三看到李四的妻子,于是将其妻
子强奸而没有杀李四,对于教唆犯甲可以从轻和减轻处罚,张三强奸的行为自己担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