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故意犯罪形态
Last updated on
![](http://121.37.179.125:8000/content/images/2024/09/1000011319.png)
![](http://121.37.179.125:8000/content/images/2024/09/1000011301.png)
![](http://121.37.179.125:8000/content/images/2024/09/1000011303.png)
1.宏观梳理:故意犯罪形态整体上包括完成、未完成两个形态。
(1)完成:既遂。如张三一刀杀死了李四,张三杀人行为完成,构成故意杀人罪既遂。
(2)未完成:张三杀李四,李四没有死。包括三个形态:
①预备。
②未遂。
③中止。
2.整个犯罪包括准备阶段、实行阶段。
(1)准备阶段由于意志以外原因停下是犯罪预备。
(2)实行阶段由于意志以外原因停下是犯罪未遂。
(3)犯罪过程中由于意志以内原因停下是犯罪中止。
3.例子:甲想要杀人,带着刀前往乙家,由于走漏风声,在路上甲被警察带走,此时甲
是犯罪预备(犯罪的准备阶段)。题干甲出发在路上是准备阶段,因为意志以外的原因没有
杀人,成立犯罪预备
![](http://121.37.179.125:8000/content/images/2024/09/1000011306.jpg)
准备阶段:准备工具、制造条件,常见:
1.踩点:考察地形,从哪里进从哪里出。
2.蹲点:守着、等着被害人出现。
3.买凶器:买刀、枪、手榴弹等凶器。
4.苦练犯罪技术:例如练习小夏飞刀、枪法等。
5.出发在路上。
6.预备犯的量刑,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http://121.37.179.125:8000/content/images/2024/09/1000011308.png)
1.犯罪未遂:欲而不能。欲指欲望,不能指客观上办不到,主观上想做,但是客观上不
允许,做不到。
2.例子:李四想要杀了张三,刚捅了两刀,一位侠客出现,一招擒拿手制服李四,此时
李四成立杀人未遂。李四想杀人但是客观上做不到,属于欲而不能。
3.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http://121.37.179.125:8000/content/images/2024/09/1000011310.png)
1.犯罪中止(重点):能而不欲。客观上没有障碍,但是主观上没有欲望而放弃。
2.考点:
(1)中止一定要在实施犯罪的过程中,一旦完成,事后补救不能成立中止。如甲将乙
的宝贝偷回家了,甲回家后心生悔意送回宝贝,此时不成立中止,因为已经将东西偷回家,
意味着犯罪过程实施完毕,成立盗窃罪既遂。
(2)中止包括两种情况:
①自动放弃犯罪,如甲想杀张三,准备磨刀霍霍,想起张三英俊潇洒的面庞不忍心,于
是扔了刀自动放弃。
②自动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有效性,甲想杀张三,捅了两刀看到张三哀怨的小眼神,
甲扔了刀抱人送向医院,但张三仍然死亡了,此时不成立中止,缺乏有效性,如果张三活过
来了,则成立故意杀人罪的中止。
3.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
4.注意犯罪预备和犯罪未遂量刑均是“可以(可以判轻点,也可以不判轻点)”,但犯罪
中止用的是“应当(必须)”,二者程度不同。犯罪中止的量刑比较轻,说明法律鼓励行为人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