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国体、政体、基本经济制度

1.我国的国体:人民民主专政。
2.人民民主专政:“人民”和“公民”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公民是法律上的概念,人民
是政治上的概念。在法律上,只要具有中国的国籍,就称之为中国的公民。将公民分为好人
和敌人,如果是一个好人,就称之为人民;如果是一个敌人(比如是一个境内外的敌对势力
或犯罪分子),就称之为敌人。
3.民主和专政:将人分为好人和敌人,意味着在人民内部实行民主,对敌人实行专政。
专政就是实行强有力的统治,比如对犯罪分子要关起来、逮捕起来。因此人民民主专政就是
在人民内部实行民主,对境内外敌对势力和犯罪分子实行专政,即我国的国体。
4.注意:我国的国体不能表述为无产阶级专政,因为首先这是宪法的明确规定,宪法中
对国体的表述就是人民民主专政。大家所说的“无产阶级专政”确实是马克思主义的一种提
法,但是到了中国之后,结合了中国的实际情况(我国的统治阶级是人民),所以最后表述
是人民民主专政,这才是最严谨的表述。
1.我国的国体还有两个主要的特色: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爱国统一战线。
2.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掌握两个考点。
    (1)共产党和民主党派的地位:共产党是执政党,起领导作用;民主党派是参政党,
而不是在野党。在野党:“在野”意味着这个民主党派在以后是有机会可以上台执政的,比
如美国的“驴党”和“象党”,在“象党”执政期间,“驴党”在下一届是有可能上台执政的,
即在野党。中国是共产党执政,因此民主党派不是在野党,而是参政党。
    (2)共产党对民主党派实行政治领导:共产党是领导,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共
产党是领导一切的。共产党对民主党派的领导是政治领导,即民主党派在一些政治原则、政
治方向和重大方针政策上,要接受共产党的领导,而在其他的方向上,共产党对民主党派不
作一些过多的干预。在考试题中,常表述为:共产党对民主党派实行组织/绝对领导(错误),
原因:共产党对民主党派实行政治领导。
3.爱国统一战线:我国新时期的爱国统一战线是由一个劳动者(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
一个建设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在 2004 年第 4 次宪法修正中新增的一个群体)、两个
爱国者组成的。
    (1)一个劳动者: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
    (2)一个建设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这是在 2004 年第 4 次宪法修正中增加的一
个群体。
    (3)两个爱国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和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的爱国者。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爱国者这个群体是在 2018 年第 5 次宪法修正中增加
到《宪法》中的。考试中可能考查:问 2018 年宪法修正中新增的是哪一个群体?即致力于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爱国者。
(4)爱国统一战线的组织形式:政协。
1.政体:又称为根本政治制度、政权组织形式。考点:根本制度和根本政治制度是不一
样的,我国的根本制度是社会主义制度;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我国的政体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本内容:其中(1)和(3)是重点。
    (1)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因为我国宪法有一个基本原则是人民主权原则,国家
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但是人民不可能直接管理国家的所有事务,比如我国有十几亿百姓,
如果每个人都去直接管理,这显然是不现实的,因此就需要选出一些代表来管理。
    (2)人民在民主基础上选派代表,组成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作为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虽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但是人民在行使权力时是通
过选代表,代表组成代表大会,来行使国家权力的。
    (3)国家行政机关、监察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
受它监督:这些代表大会会产生一些国家机关,比如行政机关、司法机关、监察机关等都是
由人大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4)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对本级人民代表大会负责,人民代表大会对人民负责:
反过来,这些人大代表就要对人民负责,行政机关、司法机关、监察机关等就要对人大负责。
1.我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
展。
2.公有制经济:
    (1)包括:全民所有制(即通常所说的国有经济,典型表现形式是国企,我国很多国
企的生产资料归全民所有)、集体所有制(主要存在于广大的农村地区,比如农村的宅基地、
土地等,原则都归集体所有)、混合所有制中的国有和集体成分(比如 A 企业中既有国家出
资,又有集体出资,还有私人投资,其中,国家和集体出资部分就是混合制所有制中的国有
和集体成分)。
    (2)地位: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体,其中的全民所有制(国有经
济)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我国的一些大型行业,比如海运、电力、石油等这些行业都掌
握在公有制经济手里,所以公有制经济是主体的地位。在考试中,常考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
位还表现在自然资源的归属上,这种自然资源的归属是如何去归属的。
        ①矿藏和水流:绝对归属于国家。
        ②土地:要分为城市土地、农村和城郊土地。城市土地归国家所有;农村和城郊土地原
则归集体,如果法律有例外规定的归国家所有。
        ③宅基地、自留地、自留山:归集体所有。
        ④草原、荒地、森林、山岭:既可能归集体所有,也可能归国家所有。
3.非公有制经济:
    (1)包括:个体经济(个体工商户,比如摆蔬菜摊等)、私营经济(各种私营企业,比
如粉笔公司是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也称之为三资企业,即中外合资企业、中外合作企业、
外商独资企业。比如中国也出钱、外国也出钱就是中外合资企业;比如中国提供一些土地使
用权、厂房、设施、劳动力等,外商提供资金、技术、设备等就是中外合作企业;外国单独
投资就是外商独资企业)等形式。
    (2)地位: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比如各种个体经济、
私营经济、外资企业都解决了很多人的就业问题,安置了很多的社会人员,提供了非常多的
商品服务,也增加了国家的很多税收,在各个方面都作出了重要贡献,因此非公有制经济的
地位是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