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侵犯财产类
Last updated on
![](http://121.37.179.125:8000/content/images/2024/09/1000012454.png)
![](http://121.37.179.125:8000/content/images/2024/09/1000012456.png)
![](http://121.37.179.125:8000/content/images/2024/09/1000012437.png)
1.抢劫罪(重点):考试的重点,在司法实践中也是非常严重的罪名。抢劫罪是指以非
法占有为目的,对财物的所有人、保管人当场使用暴力、胁迫或其他方法(压制反抗),强
行将公私财物抢走的行为(强行取财)。核心是“压制反抗、强行取财”。
2.案例:
(1)暴力:比如甲晚上在外闲逛,蹲在路边草丛中看到一个帅哥是“富二代”,于是跳
出去捅了其两刀,抢走他的包,属于暴力。
(2)胁迫:比如甲晚上在外闲逛,蹲在路边草丛中看到一个帅哥是“富二代”,用刀指
着他说“赶紧将值钱物品交出来,否则弄死你”,为典型的威胁、胁迫。
(3)其他方法(常考):行为人采取致使被害人不能反抗或不知反抗或不敢反抗的方法,
即“三不”。考试常考灌酒。
①比如:甲看上了同事的金表,为了把金表搞到手下班后请同事喝酒,将同事灌得不省
人事后拿走他的金表,为了金表灌酒成立抢劫罪。没有暴力、胁迫,但请同事喝酒是想通过
灌酒的方法让同事不知反抗,采用其他方法强行取财,成立抢劫罪。
②比如甲和同事感情很好,相约喝酒谈心。当同事喝醉后,甲离开,此时来了一位路人
将同事的金表拿走(窃取),此时路人成立盗窃罪。
③比如甲和同事为了联络感情正常喝酒,同事不胜酒力喝倒下,甲发现同事手上戴有金
表,于是临时起意拿走表,此时定盗窃罪。
④梳理:为了拿表去灌酒→成立抢劫罪;哥俩好、纯喝酒,路人将表拿走→路人成立盗
窃罪;两人正常喝酒,临时起意拿表→成立盗窃罪。
![](http://121.37.179.125:8000/content/images/2024/09/1000012439.png)
1.转化犯(重点):某人犯了 A 罪,由于符合某种法定情形,定罪时按 B 罪定罪。
2.抢劫罪转化犯的三种情形:
(1)携带凶器抢夺的,定抢劫罪而不定抢夺罪。抢夺,比如广东的“飞车党”,一个人
骑摩托车飞快地从人身边经过把包抢走,“飞车党”的行为是抢夺。
①抢夺和抢劫的区别:看行为人的力作用在哪里。
a 抢劫:如果行为人的力作用在人上定抢劫。抢夺:如果行为人的力作用在物上定抢夺。
b 比如“飞车党”抢包时在拽包,即力作用在物上,定抢夺罪。甲用刀指着小帅哥要捅
他,刀对着小帅哥即力作用在人上,此时定抢劫罪。
②携带凶器抢夺,转化为抢劫。“飞车党”为了抢包兜里揣了一把匕首,此时飞车党一
旦被抓,不定抢夺,定抢劫罪。注意:携带凶器不需要拿出来给别人展示、给别人看,因为
“展示”时不需要转化直接定抢劫。
(2)犯盗窃、诈骗、抢夺罪,为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或者毁灭罪证而当场使用暴力或
者以暴力相威胁的,转化为抢劫罪(重点,考查较多)。
①犯盗窃、诈骗、抢夺罪三种罪之一:前提要件;为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或者毁灭罪证:
目的条件;当场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的:手段条件。注意:三个条件同时满足,转化
为抢劫罪。
②比如晚上甲去乙家偷东西,偷的过程中被乙发现,甲为了不被抓到拿起桌上的水果刀
对乙说“再往前一步试试,看我不弄死你”,乙害怕,甲成功逃脱。此时,如果一旦甲被警
察抓获,定抢劫罪。甲去乙家偷东西是盗窃,符合前提条件;甲用刀指着乙说“再往前一步
试试,看我不捅死你”,以暴力相威胁,符合手段要件;甲用刀威胁是为了抗拒抓捕,符合
目的要件。三个要件同时满足,转化为抢劫罪。
(3)聚众“打砸抢”,毁坏或者抢走公私财物的,对首要分子,应以抢劫罪定罪处罚。
①只有针对首要分子才转化,首要分子即带头闹事的人,对其以抢劫罪定罪处罚。
②如果是非首要分子,只是一个“小马仔”,此时不定抢劫罪,构成什么罪定什么罪,
如果毁坏财物,定故意毁坏财物罪。
![](http://121.37.179.125:8000/content/images/2024/09/1000012441.png)
区别:
(1)抢夺罪与抢劫罪的区分:抢夺罪的力作用在物上,抢劫罪的力作用在人上。
(2)转化犯问题:抢夺罪转化为抢劫罪,第一条和第二条都涉及了抢夺罪,两种情况
下转化为抢劫。
![](http://121.37.179.125:8000/content/images/2024/09/1000012443.png)
1.盗窃罪: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秘密窃取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
携带凶器盗窃、扒窃公私财物的行为。
(1)多次盗窃:根据司法解释,2 年之内 3 次以上。
(2)入户盗窃:去别人家偷。
(3)携带凶器盗窃:要求携带即可,不要求行为人明示、暗示、使用凶器。使用凶器
取得财物,是赤裸裸的压制反抗、强行取财,定抢劫罪。
(4)扒窃:在公共场所、公共交通工具上窃取他人随身携带的财物。比如在公交车上
顺走别人的手机。
2.在法条中,以“或者”隔开,前者要求数额较大,后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
凶器盗窃、扒窃公私财物)没有明确的数额限定,只要干了四件事之一就定盗窃罪。司法解
释中,盗窃中的“数额较大”指 1000-3000 元以上,但是我国各地经济发展状况不一样,不
同地区依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在该幅度范围内确定本地区的数额执行标准。
3.补充考点:
(1)调包行为:比如放假后甲逛周大福,让专柜小姐拿出一款金项链看一下,趁其不
注意甲用自己事先准备好的在大街上 10 元买的假项链换走真项链,此时成立盗窃罪。
(2)盗窃罪的既遂标准:财物脱离主人控制,即财物从主人的控制范围内弄到外面。
![](http://121.37.179.125:8000/content/images/2024/09/1000012445.png)
1.诈骗罪:使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通俗
讲就是骗子下套蒙人,信以为真将钱给骗子,骗子构成诈骗罪。
2.比如:甲着急给孩子找工作宁愿花钱,乙说自己有门路,市长是自己大表哥,30 万帮
你摆平。其实乙和市长不认识,但是甲相信乙,并给乙 30 万,乙拿钱逃走,此时乙构成诈
骗罪。乙根本不认识市长,但忽悠甲是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甲信以为真,基于错误认识,
把钱给乙,即受害人自己处分了财产,乙成立诈骗罪。
![](http://121.37.179.125:8000/content/images/2024/09/1000012447.png)
侵占罪:针对三种物,即保管物、遗忘物、埋藏物,将此三种物非法占为己有,拒不交
还的构成侵占罪。
(1)保管物:比如甲周末出差,将手表交给乙保管。甲出差回来,乙拒不归还,乙构
成侵占罪,手表为保管物。
(2)遗忘物:拾金不昧是美德,但是如果昧下了。比如甲晚上打车,下车时将自己的
手表落在车上,司机师傅收工清理出租车时发现甲的表并占为己有,此时司机构成侵占罪,
手表为遗忘物。
(3)埋藏物:假如甲住在平房里,心血来潮挖自家房子发现了一个古董。古董要区分
对待:
①如果所有人不明,此时归国家所有。
②如果埋藏物被发现后,埋藏该物的人能够证明自己的合法所有权,要还给该人,保护
公民的合法所有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