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行政处罚的种类和程序
Last updated on
![](http://121.37.179.125:8000/content/images/2024/08/1000010187.png)
![](http://121.37.179.125:8000/content/images/2024/08/1000010189.png)
《行政处罚法》新修改了,2021 年 7 月 15 日生效实施,本节课按照新法讲
解行政处罚的种类和程序,新法对此处改动很大,课上会着重把新修改的点强调
出来。
![](http://121.37.179.125:8000/content/images/2024/08/1000010157.png)
概念:本次修改《行政处罚法》,明确给行政处罚下了一个定义。行政处罚
是指行政机关依法对违反行政管理秩序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以减损权益
或者增加义务的方式予以惩戒的行为。概念无需背诵,把握三个词:
(1)减损权益:比如对甲罚款,甲的钱变少了;再如把甲的机动车驾驶证
吊销了,减损了甲的权益。
(2)增加义务:比如对甲罚款,增加了甲金钱的给付义务。
(3)惩戒:不管是减损权益还是增加义务,都是惩戒的行为。因此行政处
罚首先是罚,其次是惩戒的作用,所谓惩戒,是处罚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http://121.37.179.125:8000/content/images/2024/08/1000010159.png)
1.声誉罚:警告、通报批评,涉及到人的声誉,称为声誉罚。
(1)警告:对个人,比如行政机关警告李四下次不要再犯。
(2)通报批评:新增的。比警告的范围大,在一定范围内通报批评,向社
会进行公开。
2.财产罚: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涉及到人的钱财,称为财
产罚,和旧法一样,没有修改。罚金、没收财产:是刑罚中的附加刑,不是财产
罚;罚款是行政处罚、罚金是刑罚。
3.资格罚:暂扣许可证件、降低资质等级、吊销许可证件。
(1)旧法是暂扣、吊销营业执照和许可证,营业执照和许可证统称为许可
证件,因此新法予以合并。比如酒驾,会暂扣机动车驾驶证 6 个月,若是醉驾,
会吊销机动车驾驶证。
(2)降低资质等级:新增的。比如驾驶证,小轿车需要 C1 驾驶证,长途大
巴车、城市公交车可能需要 B 证、A 证,驾驶证分为不同资质等级,若某司机经
常道路交通违法,可以降低资质等级。
4.行为罚:限制开展生产经营活动、责令停产停业、责令关闭、限制从业,
在行为上进行行政处罚。
(1)限制开展生产经营活动:新增的。可以开展,但被限制了,比如某化
工企业经常违法排污,行政机关对其罚款,但不起作用,于是行政机关限制该企
业开展生产经营活动,如每个月的开工周期不超过 10 天、每个月排污量不超过
20 吨等。
(2)责令停产停业:以前就有。往往是一段时间的,比如责令停产停业 3
个月、6 个月。
(3)责令关闭:新增的。永久性的,比如永久关停违法排污的化工企业。
(4)限制从业:新增的。以后不让从事类似的行业,比如幼儿园老师体罚、
虐待、性侵幼儿园小朋友,此时行政机关可以作出限制该老师从业的规定,如 5
年内不得从事教育培训行业。
5.人身自由罚:行政拘留。
(1)行政拘留只能公安机关进行。
(2)行政拘留的期限:一般最长 15 日,2 个以上违法行为合并执行,最长
20 日。比如王某 A 行为吸毒应拘留 15 天、B 行为嫖娼也应拘留 15 天,不能直接
相加拘留 30 天,合并执行最长 20 天。
6.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行政处罚:兜底条款,考试不涉及。
![](http://121.37.179.125:8000/content/images/2024/08/1000010161.png)
1.行政处罚的程序:此处改动非常大,分为简易程序、普通程序、听证程序。
2.简易程序:和普通程序相比比较简单。当场作出处罚决定。
(1)适用范围:案件比较轻。违法事实确凿并有法定依据,对公民处以 200
元以下、对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处以 3000 元以下罚款或者警告的行政处罚的,可
以当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记忆口诀:二百三千加警告。
(2)程序特点:当场决定;当场交付。执法人员当场罚,执法人员要在 2
人以上(≥2)。新法规定,简易程序、普通程序、听证程序都是 2 个以上执法人
员执法。
![](http://121.37.179.125:8000/content/images/2024/08/1000010163.png)
![](http://121.37.179.125:8000/content/images/2024/08/1000010165.png)
普通程序:以前称为一般程序,对普通案件按照普通程序处理。
(1)立案:标志着行政处罚的启动,比如行政机关接到举报后会进行立案,
之后进行调查、处罚,把处罚决定书送达给当事人。
(2)调查取证:
①执法人员不得少于 2 人,并应当向当事人或者有关人员出示执法证件。
②当事人或者有关人员有权要求执法人员出示执法证件。执法人员不出示执
法证件的,当事人或者有关人员有权拒绝接受调查或者检查:新增的。以前要求
执法人员主动出示执法证件,新修改为老百姓也可以要求执法人员出示执法证件,
执法人员不出示执法证件的,有权拒绝接受调查或者检查。
(3)保障当事人程序权利:行政机关在作出行政处罚决定之前,应当告知
当事人拟作出的行政处罚内容及事实、理由、依据,并告知当事人依法享有的陈
述、申辩、要求听证等权利。注意:都是在行政处罚决定之前,不能是之后,若
已经作出行政处罚,再告知、听取,没有任何意义。
(4)决定处罚:
①行政机关负责人决定或者负责人集体讨论决定:简易程序是执法人员当场
作出决定,普通程序是执法人员调查清楚后拿到单位,由负责人决定。
②期限:应当自行政处罚案件立案之日起 90 日内作出行政处罚决定(新增
的,以前没有期限)。法律、法规、规章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③特定事项法制审核:新增的亮点。有下列情形之一,在行政机关负责人作
出行政处罚的决定之前,应当由从事行政处罚决定法制审核的人员进行法制审核;
未经法制审核或者审核未通过的,不得作出决定。若案件重大复杂,需要进行法
制审核,未经法制审核或者审核未通过的,负责人不能作出行政处罚决定,赋予
了法制审核的一票否决权,即便负责人想进行行政处罚,若未经过法制审核,也
不得进行行政处罚。
a.涉及重大公共利益的。
b.直接关系当事人或者第三人重大权益,经过听证程序的。
c.案件情况疑难复杂、涉及多个法律关系的。
d.法律、法规规定应当进行法制审核的其他情形:兜底条款。
④行政机关中初次从事行政处罚决定法制审核的人员,应当通过国家统一法
律职业资格考试取得法律职业资格:法律职业资格考试的范围变广了,以前是公
检法、律师用。
(5)处罚送达:行政处罚决定书应当在宣告后当场交付当事人;当事人不
在场的,行政机关应当在 7 日内送达。
![](http://121.37.179.125:8000/content/images/2024/08/1000010169.png)
![](http://121.37.179.125:8000/content/images/2024/08/1000010167.png)
![](http://121.37.179.125:8000/content/images/2024/08/1000010171.png)
1.听证事项:不是所有的行政处罚都能申请听证会,需要是比较重大的行政
处罚。
(1)较大数额罚款。
(2)没收较大数额违法所得、没收较大价值非法财物。对于多少算“较大”,
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一般几千、几万,都属于较大数额,可以申请开听证会。
(3)降低资质等级、吊销许可证件:暂扣许可证件不可以申请召开听证会。
(4)责令停产停业、责令关闭、限制从业:行为罚中还包括限制开展生产
经营活动,意为还可以开展生产经营活动,只是被限制了,因此不可以申请召开
听证会。
(5)其他较重的行政处罚:兜底条款。
(6)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情形:兜底条款。
(7)注意:行政拘留不能申请召开听证会。
2.费用:当事人不承担行政机关组织听证的费用,即官承担听证会的费用,
和以前的规定一样。
3.听证程序:
(1)申请期限:有改动。当事人要求听证的,应当在行政机关告知后 5 日
内提出。
(2)时间地点:行政机关应当在举行听证的 7 日前,通知当事人及有关人
员听证的时间、地点。时间要求:概括为 5-7 听证。
(3)听证公开:除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或者个人隐私依法予以保密外,
听证公开举行。
(4)回避:听证由行政机关指定的非本案调查人员主持(若主持人是调查
人员,可能先入为主,带着有色眼镜);当事人认为主持人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
系的,有权申请回避。
(5)终止听证:有改动。当事人及其代理人无正当理由拒不出席听证或者
未经许可中途退出听证的,视为放弃听证权利,行政机关终止听证(不能表述为
中止,中止是暂停的意思)。
(6)委托代理人:当事人可以亲自参加听证,也可以委托 1-2 人代理。
(7)听证笔录:有改动。听证应当制作笔录,听证结束后行政机关应当根
据听证笔录,作出决定。是否作出行政处罚决定,要看听证笔录的内容,不能表
述为“可以参照”。
![](http://121.37.179.125:8000/content/images/2024/08/1000010174.jpg)
1.简易程序:两百三千加警告(适用范围),执法人员当场罚(执法人员≥2
人)。
2.普通程序:
(1)立案:启动程序。
(2)调查取证:至少 2 人+出示证件。
(3)保障当事人程序权利:在处罚决定前告知、听取。
(4)处罚决定:
①负责人决定、负责人集体讨论。
②期限:自立案之日起 90 日内作出行政处罚决定。
③特定事项法制审核:案件重大复杂,未经过法制审核,或者法制审核未通
过,不能作出处罚决定。
(5)处罚送达:当场;7 日内。
3.听证程序:
(1)听证事项:
①较大数额罚款。
②没收较大数额违法所得、没收较大价值非法财物。
③降低资质等级、吊销许可证件。
④责令停产停业、责令关闭、限制从业:限制开展经营活动不得申请召开听
证会。
(2)费用:行政机关承担。
(3)听证程序:标红星的点是有改动的。
①申请期限:5 日内申请。
②终止听证:拒不出席听证或者未经许可中途退出听证的,视为放弃听证权
利。
③听证笔录:应当根据。
![](http://121.37.179.125:8000/content/images/2024/08/1000010176.png)
1.行政处罚的执行:行政处罚决定作出后,涉及到行政处罚的执行。
2.不停止执行原则:比如甲被公安机关罚款,甲不服,要告公安局,在行政
复议、行政诉讼期间内,罚款需要交。
3.罚缴分离原则:原则上作出罚款决定的行政机关应当与收缴罚款的机构分
离。比如交警处罚违章停车,要到银行交罚款。
(1)当事人应当自收到行政处罚决定书之日起 15 日内,到指定的银行或者
通过电子支付系统(新增,如通过支付宝交罚款)缴纳罚款。
(2)银行应当收受罚款,并将罚款直接上缴国库:银行不能返还给财政部
门、财政部门不能返还给执法机关,否则会成为标准的产业链。
![](http://121.37.179.125:8000/content/images/2024/08/1000010178.png)
1.当场收缴:罚缴分离是原则,当场收缴是例外,执法人员当场收钱。
2.当场收缴的适用情形:口诀“100 元以下,事后难执行,交通不便自己提”。
第二种、第三种很少考查,即便考查也是考原文;重点考第一种,记住钱的数额。
注意:200 元是简易程序对个人的当场处罚,钱还是交给银行;100 元,不仅可
以当场处罚,还可以当场收缴。
![](http://121.37.179.125:8000/content/images/2024/08/1000010180.png)
当场收缴的程序要求:
(1)行政机关及其执法人员当场收缴罚款的,必须向当事人出具国务院财
政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财政部门统一制发的专用票据;不出具
财政部门统一制发的专用票据的,当事人有权拒绝缴纳罚款。注意:不是本机关
的收据,是国、省级财政部门的收据。
(2)执法人员当场收缴的罚款,应当自收缴罚款之日起 2 日内,交至行政
机关;在水上当场收缴的罚款,应当自抵岸之日起 2 日内交至行政机关;行政机
关应当在 2 日内将罚款缴付指定的银行。
(3)记忆方式:国省收据 2-2。
(4)判断:执法人员当场收缴罚款的,自收缴罚款之日起 2 日内交到银行
(错误),原因:2 日内交到机关,由机关统一收集交到银行。
![](http://121.37.179.125:8000/content/images/2024/08/1000010182.png)
1.不停止执行原则。
2.罚缴分离原则:15 日内到银行交罚款,或电子支付,银行把钱交到国库。
3.当场收缴:
(1)情形:100 元以下、事后难执行、交通不便自己提。
(2)程序:国省收据 2-2。
例题
【现场小测】
1.(判断)行政拘留属于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处罚。
【解析】1.【正确】
2.(多选)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了新修订的《中
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除警告、罚款、行政拘留等行政处罚种类外,新增
了( )行政处罚种类。
A.通报批评 B.降低资质等级
C.限制从业 D.限制开展生产经营
【解析】2.【选 ABCD】
【现场小测】
1.(单选)违法事实确凿并有法定依据,对公民处以( )元以下、对法人
或者其他组织处以( )元以下罚款或者警告的行政处罚的,可以当场作出行政
处罚决定。
A.50;1000 B.200;500
C.100;500 D.200;3000
【解析】1.两百三千加警告,执法人员当场罚。【选 D】
2.(单选)下列关于行政处罚听证会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行政处罚的听证会必须基于当事人的申请而启动
B.行政机关可以指定本案的调查人员为听证会的主持人
C.听证费用由行政机关承担
D.行政机关应当根据听证笔录作出是否给予行政处罚的决定
【解析】2.选非题。A 项正确:必须申请。B 项错误:非本案调查人员主持。
【选 B】
【现场小测】
(多选)下列关于行政处罚罚款的执行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原则上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行政机关及其执法人员不得自行收缴罚款
B.当事人应当自收到行政处罚决定书之日起 15 日内,到指定的银行或者通
过电子支付系统缴纳罚款
C.执法人员当场给予 200 元以下的罚款予以当场收缴
D.罚款所得的款项可以折抵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所必需的办公经费
【解析】选非题。A 项正确:原则上罚缴分离。B 项正确:表述正确。C 项
错误:当场收缴是 100 元。D 项错误:罚款要上缴国库,不能作为办公经费。【选
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