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行政法的基本原则

合法行政原则:依法办事,法无授权不可为之。
    (1)行政机关办事要遵守现行有效的法律,依照法律授权活动,即没有法
律法规规章等的授权,行政机关不能做出相应的行政行为。比如我国的《行政处
罚法》明确规定行政拘留的权力只能由公安机关行使,民政局、教育局、卫生局
等就不能拘留,因为法律没有给予这样的权力,若是拘留了,则违背了合法行政
的原则。
    (2)合法行政是我国行政法首要的原则,如果行政机关法律法规也不遵守,
就更不可能合理行政、诚实守信、高效便民

合理行政原则:理性、公平。
    (1)公平公正:平等对待行政管理的相对人,不能偏私、歧视。比如张三
和李四打架斗殴,都应该给与治安管理处罚。
    (2)考虑相关因素:行政机关在作出行政决定时,只能考虑与立法目的相
关的因素,不相关的因素不得考虑。比如甲考驾照时非常曲折,考了四次科三才
通过,以后开车上路,有违法违规行为,交警要吊销驾照,不能考虑甲考驾照不
容易,该吊销就吊销。可以反向理解,即不考虑不相关因素。
    (3)比例原则:损害最小。行政机关办事时,有时会损害到老百姓的利益,
要保证这种损害是最小的。比如北京市实行机动车限行,为了防止交通拥堵以及
保护环境,为了公共利益损害老百姓利益,礼拜一尾号 0 和 9 不能开,是可以接
受的范围,如果每天都限行不能开,对老百姓造成的损害太大,违背了比例原则。
程序正当原则:
    (1)行政公开:行政机关实施行政管理时,一般情况下应该公开,即实现
知情权。比如交警要吊销驾照,需要告知处罚的事实、理由、依据,满足知情权。
    (2)公众参与;行政机关作出决定时,要听取意见,尤其是不利的决定,
要听取陈述和申辩。比如交警要吊销驾照,此时可以陈述和申辩,交警需要听取。
    (3)回避: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与相对人有厉害关系需要回避。比如处理
案件的人民警察是自己的仇人,不放心让他处理,此时需要回避。

高效便民原则:
    (1)行政效率:行政机关要积极地履行自己的法定职责,遵守法定时限,
不能不作为也不能拖延时间。比如有些机关存在懒政现象,法律规定 3 天内给当
事人答复,但是两周也不回复,行政效率非常低。
    (2)便利当事人:不能给老百姓造成负担,比如第一天去办事,一个材料
不对,回去重新写,第二天再去,又一个材料不对需要重新写,需要跑很多趟,
造成了不必要的负担。所以很多单位有一次性告知单、便民服务大厅、政务大厅
都是为了便利老百姓。
诚实守信原则:
    (1)行政信息真实:行政机关公布的信息必须全面准确真实的,不能是假
消息、谣言。比如某地房价上涨很快,行政机关发布消息告诉大家不要抢房,因
为经过统计发现,房价一直在下降,未来一年房价可能下降到现在的一半,大众
看到这条消息就会等降价,暂时不会买房,后来发现这是政府放的烟雾弹,发布
谣言,不真实。
    (2)保护公民信赖利益:非因法定事由,并经法定程序,行政机关不得撤
销或变更已经生效的行政决定。保护公民信赖利益是保护公民对于政府的信任,
保护政府的公信力。比如甲开餐馆申请营业许可,符合条件,机关颁发了许可,
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机关突然撤销许可,不能随便收走,一旦随便收走,以
后就不会信任政府。

权责统一原则:
    (1)行政效能:给行政机关必要的、相应的执法手段,比如给公安机关行
政拘留的权利,必要的公车,不能跑着去抓犯人。
    (2)行政责任:机关违法或不当地行使职权,要依法承担法律责任,违法
要受到追究,侵害别人的权益要进行相应的赔偿。

行政法中有两方,一方是行政主体(当官),一方是行政相对人(公民、法
人组织),六项原则都是为了限制当官的,因为当官的手中有公权力,行政法的
核心是控制公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