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推理

加强推理

常见提问方式:
如果以下各项为真,最能加强/支持/赞同/证明上述论断的是?
以下哪项为真,是上述论断成立的前提/假设/必要条件
如果以下各项为真,最不能加强上述论断的是?

1.加强类常见提问方式:
    (1)问“加强/支持/赞同/证明上述论断”。
    (2)问“前提/假设/必要条件”,补充“前提”是为了让论断更加合理,
故也属于加强题。
    (3)问“不能加强”,不能直接选择削弱项,而是削弱项和无关项均可以,
此时采用排除思维解题,排除可以加强的选项即可。
2.削弱分别是针对论点、“桥”、论据进行削弱,而在加强中,没有“加强论
点”这一说法,因为加强论点最直接的就是重复论点,削弱论点是与论点反着说,
而加强论点是与论点顺着说,此时题目过于简单,不会让大家选择一个与论点说
得一模一样的选项,多多少少会变化一点,且完全重复论点是“废话”,力度太
弱,如论点是“今天天气好”,若通过“真的好、真的好”来加强,什么用处都
没有,故考试中基本不会考查加强论点(在最近的国考中,只有 2006 年考查了
1 道加强论点的题目)。削弱中讲过拆桥,加强可以搭桥,这是考试中常见的考
法。上节课讲解削弱论据时,是直接将论据否掉,如果要想加强论据,若顺着论
据说,与加强论点一样,类似于“废话”,故在加强论据时,不是直接加强原有
论据,而是补充一个新的论据,观点是唯一的,但支撑观点成立的理由很多,通
过多补充几个理由,可以让论证更加充分、论点更容易成立。因此,本节课讲解
的加强方式主要包括搭桥、补充论据。考试中,绝大多数的题目是补充新的论据,
而搭桥考查较少,一套试卷中能遇到 2 道搭桥题就算是考查得比较多了,故搭桥
一般考查 1-2 道题,而补充论据不一定,考查 3、4 道题都是有可能的。

加强论证怎么做?
1.第一步:看清问法(削弱、加强/前提)
2.第二步:找出题干的论点和论据
3.第三步:根据论点和论据话题是否一致,预设可加强选项
4.第四步:根据预设匹配选项,并对比择优

1.第一步:看清提问方式,为加强题。
2.第二步:找出题干的论点和论据。
3.第三步:根据论点和论据讨论的话题是否一致,预设可以加强的方式。
    (1)拆桥的特征是论点和论据话题不一致,搭桥也是该特征。
    (2)拆桥即论点和论据之间存在差异、逻辑漏洞,需要点破这一漏洞,搭
桥就是堵上这一漏洞,故搭桥也要求论点和论据话题不一致,若论点和论据话题
一致或者只有论点,考虑补充新论据。
    (3)若不易判断论点和论据话题是否一致,加强题中无需担心,也可以看
提问方式,问“前提、假设、加强论证、必要条件”,优先考虑搭桥;问“最能
加强/支持/赞同上述观点”,考虑补充论据。
4.第四步:根据预设匹配选项,并对比择优。

一、补充论据

1.解释原因(解释原理):即解释某一现象的科学原理。
2.举例支持:证明论点成立的例子。
3.解释原因是解释整体的原理,而举例支持只是部分情况,根据“整体>
部分”,故解释原因>举例支持。考试中,做论证题遇到比较力度的题目,大
概率是原因解释和举例支持的比较,上节课讲解的“否定论点>拆桥>否定论
据”真正在考试中遇到的概率非常小。
4.例:论点为“多吃芹菜有助于高血压患者控制血压”。
    (1)A 项:解释芹菜能够控制血压的内在原理、生理机制,为原因解释。
    (2)B 项:举了“老明”的例子。
    (3)A、B 项均可以加强,其中 A 项的加强力度更强。
5.生活中最常使用的是举例子,如说“我们班同学学习都很好”,因为
“我们班小明、小刚、小亮、小红在年纪排名前四”,通过举这四个人的例子,
证明“我们班同学学习好”,但在考试中,举例子没有原因解释力度强。
6.考虑补充论据的情况:
    (1)只有论点或论据、论点话题一致,考虑补充论据。
    (2)问“最能加强/支持/赞同/证明上述观点”,考虑补充论据。
    
【例 】(2021 北京)某大学研究人员分析了该国生物医学库中 50 万名 37
岁至 73 岁男性和女性数据后发现,超重和心境平和显著相关。研究者认为,平
和的心态有可能增加体重超标的风险。
以下各项如果为真,哪项最能支持研究者的上述观点?
A.甲状腺激素可以促进脂肪代谢、降低体重,放松的心态有助于降低甲状腺
激素水平,热量容易以脂肪的形式储存起来
B.血糖下降时,脂肪可以转化为葡萄糖,使血糖维持在较高水平,消除低血
糖引起的心情低落或焦虑
C.当体重超标到一定程度,心脑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等多种疾病的发生风险相
应增加,个体会出现对健康的焦虑情绪
D.脂肪储存是生物进化过程中的生存策略之一,意味着遇到食物短缺或寒冷
天气时生存几率更大,这种状态会记录在遗传信息中,有助于消除焦虑感

【解析】1.问“最能支持研究生的上述观点”,大概率考查原因解释和举例
子。“研究者认为”引导论点:平和的心态可能增加体重超标的风险。论据:某
大学研究人员分析了该国生物医学库中 50 万名 37 岁至 73 岁男性和女性数据后
发现,超重和心境平和显著相关。
论据和论点均讨论“超重”与“心态平和”的关系,话题一致,优先考虑解
释原因(“为什么心态平和容易胖”)、举例子(“某某心态平和就胖了”)。
A 项:“放松的心态”对应题干“平和的心态”,“热量容易以脂肪的形式储
存起来”直接导致的结果是变胖,解释为什么“心态平和”和“体重超标”相关,
内在生理机制是由于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影响,属于解释原因,保留。
B 项:讨论的是“血糖水平”,与题干无关,排除。
C 项:“当体重超标到一定程度……个体会出现对健康的焦虑情绪”说明胖
了以后会怎样,而题干讨论的是“体重超标的原因”。该项不是因果倒置,因果
倒置应为“体重超标心态更平和”,而选项为“体重超标更焦虑”,排除。
D 项:“脂肪储存”意味着变胖,“有助于消除焦虑感”说明变胖了以后心态
平和,可以看作因果倒置,但说得不是特别好,若将“脂肪储存”和“消除焦虑”
明确换为“体重超标”和“心态平和”,这样可能会更好一点,排除。【选 A】

二、搭桥(力度最强)

1.搭桥力度最强,因为搭桥涉及到了论点,而补充论据不涉及论点,且搭
桥可以保证论证必然成立,如上例,搭桥可以说“成交量的增长就会带来楼价
的上涨”,当这句话成立时,可以让论据一定可以推出论点。拆桥的意思是论
据不一定得到论点,而搭桥是让论据一定能得到论点,为必然性加强,直接肯
定了论证,而补充新的论据只是加一个理由、例子,即使这个理由不成立,论
点仍然可能成立,可能还会有其他理由,故补充论据为或然性加强。因此,搭
桥>解释原因,但考试中目前没有出现过搭桥和解释原因的力度比较。
2.拆桥是点破漏洞,搭桥是“堵住”漏洞,将论点和论据不同的关键词放
在一起,说明二者之间存在必然关系。
3.练习:
    (1)搭桥可以表述为“学到解题技巧就能提升考试成绩”,不需要说“听
课学到解题技巧,就能让听课提升考试成绩”。既然要“堵住”漏洞,只需要
找到论点和论据中的不同之处,“堵住”即可。
    (2)若有两个选项,A 项为“教学质量高就说明有状元”,B 项为“有状
元就说明教学质量高”,此时选择 B 项。搭桥若只说两者相关,没有问题,但
有的时候搭桥会用“谁就是……”的形式表述,即可能涉及到翻译推理,需要
注意搭桥方向是“论据→论点”,因为论证指论据可以得到论点的过程
1.题干特征:
    (1)论点与论据话题不一致。
    (2)提问方式为“前提、假设、必要条件”时,即加强论证,考虑搭桥。
2.选项特征:同时包含论点和论据的关键词(“关键词”指论点和论据中
不同的词语),并肯定二者之间的关系。
3.解题思维:找论点、论据→去同存异(去掉论点和论据中相同的词语,
保留不同的词语)→对比选项。

【注意】涉及推理或有 2 个选项均提及论点和论据关键词,考虑搭桥方向,
为“论据→论点”。
1.论点为“甲→丙”,论据为“甲→乙”,问“补充哪个前提可以让结论成
立”,则应在论据中添加理由让论点成立,补充“乙→丙”可以使论点成立,考
查的是翻译推理的递推关系,即穿串、逻辑中的三段论。
2.论点为“丙→乙”,论据为“甲→乙”,补充“甲→丙”“乙→丙”均不
能穿串,不能让论点成立,应补充“丙→甲”,可以得到“丙→乙”。
3“补充以下哪项为前提,可以使结论成立”即给论据添加一个式子使论点
可以成立,若让其成立则需要穿串。简单的字母一般都会,难在变为一长段话,
用“如果……那么……”连接。
4.口诀:先翻译题干论点和论据,论点和论据翻译后,若箭头前一致,则补
充“论据词→论点词”;若箭头后一致,则补充“论点词→论据词”。

三、必要条件

1.必要条件:
    (1)搭桥就是必要条件,必要条件指没它不行,课上讲解的必要条件更多
是论点的必要条件,论点没有它论点不能成立;论据也有必要条件,为没有它论
据不能成立;“桥”也有必要条件,为没有它“桥”不能成立,搭桥为“桥”成
立的必要条件,即论证过程的必要条件。论点、论据均有自己的必要条件,论据
必要条件考查较少。
    (2)必要条件有三种,论点必要条件、论据必要条件、“桥”的必要条件(搭
桥),则目前讲解的知识点应为“加强之论点的必要条件”,搭桥准确来说是“加
强之论证的必要条件”。
    (3)论点成立的必要条件:问“前提假设、必要条件”,无搭桥项,选择必
要条件。题干只有论点,没有论据或者论点和论据话题一致,没有搭桥项,选择
“没它不行”的选项。
2.例“梦圆老师是我的女神”。
    (1)A 项:如果梦圆老师不是个女的,则不能成为女神,为没它不行的必
要条件。
    (2)B 项:如果梦圆老师不满 18 岁,也可能是女神,女神和年龄无关。
3.必要条件力度和搭桥力度一致,因为“没它不行”,说明很关键、很重要。
4.例“论点多吃芹菜有助于高血压患者控制血压”。
    (1)A 项:为解释原因。
    (2)B 项:为举例子。
    (3)C 项:为没它不行的必要条件,如果没有选项,则论点没有意义。A
项如果“不能缓解紧张”,还可以从其他角度控制血压,可能舒张血管。
【注意】加强类题型总结:
1.有搭桥项,优先选。
2.选项有翻译词叫“被学”,论点和论据有翻译词叫“选学”。
3.补充论据:解释强于举例。
4.必要条件:为论点成立的必要条件,常考做法可行/有效,做法可以实现
目的
1.主体/话题不一致选项不选。
2.不明确的选项一般不选。
3.类比的选项一般不选(典型特征为“两者类似”)。
4.警惕副作用的选项。
5.警惕选项中的限定词。如题干为“我们将会用人造牛肉取代真实牛肉”,
选项为“目的无法达到”。
6.比较:
    (1)搭桥/必要条件>解释原因>举例子。
    (2)整体>部分、必然>可能、越接近论点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