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财政政策
Last updated on
![](http://121.37.179.125:8000/content/images/2024/06/1000009115.png)
![](http://121.37.179.125:8000/content/images/2024/06/1000009106.png)
1.财政政策的制定主体:财政政策由政府制定。
2.财政政策的分类:分为扩张性财政政策、紧缩性财政政策两类。这里的“扩
张”和“紧缩”是针对市场而非政府,扩张即变多、紧缩即变少,是让市场中的
钱变多或者变少,因此学习财政政策即学习在通货膨胀时期如何通过财政政策抑
制通货膨胀。通货膨胀的表现是市场中的钱多,当市场中的钱多时要用紧缩性的
财政政策让市场中的钱变少。
![](http://121.37.179.125:8000/content/images/2024/06/1000009108.png)
1.主线思维:通货膨胀时期应该用哪一种财政政策抑制通货膨胀。
2.国家预算:是国家未来的财政支出计划。“支出计划”体现是政府在花钱,
会让市场中的钱变多,因此如果发生通货膨胀,应该减少国家预算。
3.税收:指政府收的税钱,是政府收公民或企业的钱。如果发生通货膨胀,
市场上钱多,政府应多收钱,减少市场上的钱。
4.政府购买:
(1)政府购买和政府转移性支付二者很像,做题中的答案也是一样的。
(2)指政府以消费者的身份在市场上进行采买,即政府花钱买东西,是把
钱花到市场中,会让市场上的钱变多,因此通货膨胀时期,应减少政府购买。
5.政府转移性支付:指政府无偿的福利性支出,是政府去外面花钱,与政府
购买道理想通,因此通货膨胀时期应该减少政府转移性支付。
6.国债:涉及到两种情况因此比较复杂。国债属于公债的一种,是政府向百
姓借钱,比如建设三峡没有钱,此时就发行三峡方面的公债。如果是中央政府发
行的,称为国债;如果是地方政府发行的,称为地方债,现在我国地方政府未经
国务院的批准不可以自己发行地方债。国债即中央政府向老百姓发行的债券即国
债,是政府发行的到期会还本付息的凭证。
7.做题方法:
(1)如果发行国债的目的只是为了收回市场中的钱,政府发行完国债百姓
来买国债,是将钱放到政府手中,市场上的钱变少,此时如果政府将这笔钱放在
手中不动,则会减少市场中的钱,即如果政府发行国债是为了回笼资金,此时通
货膨胀时期要增发国债,让老百姓讲更多的钱放在政府手中。注意:现实生活中
非常少见,一般发行目的都是为了搞建设。
(2)一般情况下发行的是建设性国债,如建设三峡过程中缺少资金,于是
发行三峡国债,通过三峡国债收到的钱是用来建设三峡工程的,是一个投资行为,
会带动周边产业发展,实际上会让市场中的钱变的越来越多,因此通货膨胀时期
要减发此类国债。
(3)总结:发行国债做题时有两种情况,如果题干表述发行国债的目的是
为了回笼资金,则通货膨胀时期应增发国债;如果发行国债目的是为了搞建设,
则通货膨胀时期应减发国债;如果题干什么都没说,则默认为是第二种情况,因
为中国现在发行的国债 95%都是建设性国债。
![](http://121.37.179.125:8000/content/images/2024/06/1000009110.png)
1.财政政策的制定者:国家。
2.掌握发生通货膨胀时,应用哪些财政政策来抑制通货膨胀。注意:发行国
债的时候一定要按照目的进行,目的是搞建设时应该减少发行、目的是回笼资金
时应增加发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