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市场失灵的原因

1.市场失灵:指单纯靠市场(或可理解为单纯靠企业)无法实现资源的最有
效配置,即无法将商品和劳务进行最有效的匹配称为市场失灵。不失灵的状况是
比较理想的状态,将所有资源都对应的匹配到最好的位置上,都匹配到最需要的
位置上,即最好的资源配置方式,但现实生活中由于种种原因无法实现资源最优
配置,本节课就主要研究市场失灵的原因。
2.市场失灵的原因:
    (1)公共产品:指的是能够为社会大多数成员共同享用的东西,比如路灯
是典型的公共产品,如果家里楼下的路灯坏了,一般不会自己花钱维修,因为知
道路灯不光自己在用,其他人也在用,会存在“搭便车”、“坐享其成”的心态,
想等着别人把路灯修好,把此类情况称为“搭便车”所导致的公共产品市场失灵,
不失灵的情况应该是每个人都愿意去提供路灯。此时市场搞不定,就需要政府免
费提供这种公共产品,也是一种宏观调控的方式。
    (2)垄断:垄断也会导致市场失灵,比如夏天市场上所有的西瓜都是王某
在卖,此时可能会卖到 200 元一斤,是典型的垄断,且是完全垄断市场,则价格
不再受到供求关系的影响,只有一个卖家所以想卖多少钱就卖多少钱,会扰乱市
场秩序,因此垄断也会导致市场经济不能有效运转,会导致市场失灵。
    (3)外部性:又称为外部经济,即个人行为对别人或无辜第三方所产生的
影响。此时则有两种情况:
        ①给别人带来好的影响:称为正外部性。即个人行为对别人带来好的影响,
但别人不需要为此花费任何代价。比如孙某住 1 楼,在门口安装了声控灯,声控
灯走的是孙某家的电表,所有从其门前路过的人都可以无偿享受该路灯的照明,
即别人受益但却无需为此花费任何代价,将其称为正外部性导致的市场失灵。
        ②给别人带来不好的影响:个人行为对别人产生不好的影响称为负外部性。
比如造纸厂在生产过程中像河流中排放污水,因为河流是公共资产,造纸厂的行
为对公众造成了不好的现象,叫做负外部性,导致市场失灵的原因是造纸厂在生
产过程中获利,但不会为此承担任何代价,不会用生产赚的钱治理河流污染,属
于典型的负外部性导致市场失灵,造纸厂从行为中获利但却没有为此付出任何代
价,此为负外部性导致的市场失灵。
    (4)非对称信息:即买卖双方的信息不一致,一般情况下都是一方多一方
少。例子:假设市场中有 50%的人用好棉花生产棉被,剩余 50%的人用黑心棉生
产棉被,好棉花生产的棉被相对价格更高,而黑心棉生产的棉被价格较低,在二
者外包装一致的情况下,由于非对称信息,买家并不知道是棉被里面是什么,只
能看到外包装一样,因此买家会选择价格更低的,长此以往会导致质量差的东西
把质量好的东西驱逐出了市场,质量好的东西由于价格更贵和非对称信息的原因
卖不出去,最终导致的结果常被称为“劣币驱逐良币”,此为非对称信息所导致
的市场失灵。
3.总结:以上为四个导致市场失灵的原因,掌握四个原因是怎么样导致市场
失灵即可。
    (1)公共产品:由于人们存在“搭便车”的心理,总想“坐享其成”。
    (2)垄断:导致整个价格机制、供求关系都会受到影响、都不灵了,会导
致市场失灵
    (3)外部性:掌握正外部性和负外部性即可。
    (4)非对称信息导致的结果是“劣币驱逐良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