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化-中国历史上的帝王 (先秦-南北朝)

一、先秦

1.舜——孝感天地:舜的父亲叫瞽叟(眼睛瞎的老头),后妈及其弟弟等一家人对舜不
好,趁着舜挖井时,一家人在后面填土,舜靠挖地道才得以逃生。但舜依然非常孝顺,声名
远扬,于是尧将帝位让给舜。后人将其称为“二十四孝”的第一孝。
2.禹——三过家门而不入、建夏。之前认为夏朝是启开创的,但后期课本有更改,最新
版认为禹开创夏朝。
3.汤:通过鸣条之战后灭夏建商。
4.周武王:武王伐纣,建立周朝。最著名的是牧野之战,正所谓八百诸侯会孟津,击败
商纣王,建立周朝。
5.周幽王:烽火戏诸侯。周幽王有个妃子褒姒,褒姒不爱笑,有人出主意,点燃烽火后
诸侯会来相帮,场面比较热闹,褒姒就笑了,周幽王听信该主意,但诸侯来了发现被骗很气
愤。之后犬戎族真的入侵,诸侯不再相信烽火,没有人去,“信一次是我们善良,信两次是
我们愚蠢”,最终犬戎族攻破都城镐京,杀死幽王,掳走褒姒。
6.春秋五霸:有争议,常考的就是: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
    常考:
    (1)齐桓公:五霸之首,称霸的盟会叫葵丘之盟。
    (2)晋文公:城濮之战,有一个典故:退避三舍,需要了解。当年晋文公流亡楚国,
得到帮助,就说“一旦将来两国开战,我会主动后退 90 里”;后来果然开战,晋文公谨守诺
言,退了 90 里(一舍=30 里)。
    (3)楚庄王:
        ①问鼎中原:楚庄王问周王室鼎大小轻重,说明有野心。
        ②一鸣惊人: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4)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勾践卧薪尝胆,终得复国。
7.秦孝公:嬴渠梁,支持商鞅变法。商鞅搞变法,引起秦国很多人反对,但秦孝公非常
坚定地支持他。

二、秦汉

1.嬴政:秦始皇。
    (1)统一六国。
    (2)书同文:文字统一为小篆,李斯创小篆。
    (3)车同轨:车的轮距统一为六尺。
    (4)统一度量衡:“度”是长度;“量”是容积;“衡”是轻重。
2.项羽:作为主公人物讲解。
    (1)破釜沉舟:巨鹿之战中,项羽带领的起义军攻打秦军,项羽破釜沉舟,把锅和船
砸了,置之死地而后生,击溃秦军主力,最后取得胜利。
    (2)力能扛鼎:形容力气很大,力拔山兮气盖世。
    (3)四面楚歌:垓下之战中,项羽被四面楚歌,汉军唱起楚歌瓦解军心。
3.刘邦:约法三章:刘邦和项羽约定好谁先入咸阳谁就为王,结果刘邦先入咸阳,为了
收买人心约定,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最后刘邦取得胜利,垓下之战消灭项羽,建立西
汉,史称汉高祖
4.汉文帝、汉景帝:汉景帝时期爆发七国之乱。
5.武帝刘彻:
    (1)北击匈奴:常考霍去病北击匈奴的典故:封狼居胥。霍去病奉旨北击匈奴,来到
狼居胥山(现蒙古国境内),在此筑坛祭天,此山往南都是我大汉领土。
    (2)独尊儒术: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3)盐铁官营:盐和铁的收入比较高,由国家垄断,当时桑弘羊是搞经济的能手。
    (4)巫蛊之祸:江充借巫蛊陷害太子,逼迫皇后卫子夫和太子刘据自杀。刘彻得知真
相之后,灭掉江充三族,并建立思子宫。
    (5)金屋藏娇:建一个金屋子给阿娇住,当时馆陶长公主的女儿叫阿娇,武帝说:“将
来要娶阿娇,建一个金屋让阿娇居住”。
6.刘秀:东汉时期。
    (1)昆阳之战:西汉末年,王莽篡汉,该战争是刘秀以少胜多败王莽的战役。
    (2)建立东汉:恢复高祖之业,口号是“复高祖之业,定万世之秋”,史称东汉,刘秀
统治时期称为光武中兴。

三、三国两晋南北朝

1.曹操:主公。
    (1)官渡之战:曹操攻打袁绍,火烧乌巢(放粮草的地方),最终曹操取得胜利。
    (2)赤壁之战:曹操攻打孙刘联军,孙刘获胜。
    (3)“奸雄”:曹操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题目中看到“奸雄”就是指曹操。
    (4)望梅止渴:曹操领兵打仗时没有水喝,于是说前方有梅林,士兵听到酸的就分泌
唾液止渴。
2.曹丕:建魏国,著作是《典论》,是非常有名的文艺理论批评专著。
3.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建立蜀汉。
4.刘禅:常考典故乐不思蜀,三国后期,被司马家收复,司马昭就问安乐公(刘禅的封
号)“你想不想蜀地?”,刘禅说“此间乐,不思蜀”。
5.孙权:建吴。
6.我们常说三国是魏蜀吴,魏是曹丕,蜀是刘备,吴是孙权。
7.接下来是两晋,掌握谁是开国君主即可:司马炎建西晋,司马睿建东晋。
8.北魏孝文帝:
    (1)汉化改革:常考。孝文帝是鲜卑族,名字叫拓跋宏,非常推崇汉文化,于是开始
改革,着汉服、说汉语、改汉姓等,孝文帝改姓元。
    (2)迁都洛阳:开始的都城在平城(现山西大同),从平城迁都洛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