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化-道家思想
Last updated on
![](http://121.37.179.125:8000/content/images/2024/05/1000005259.png)
一、老子
![](http://121.37.179.125:8000/content/images/2024/05/1000005246.png)
1.老子:春秋时期。
(1)“道”是世界本原:提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强调道是万物
的本原、世界的本原。
(2)老子的《道德经》中有很多朴素的辩证法思想:比如“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祸福相依就是辩证思想;“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高下相倾”等,包含大量朴素的辩证法
思想。
(3)政治上强调无为而治:重点关注“无为”,不是要求统治者什么都不做,而是不要
妄为,做任何事都要顺其自然、道法自然。
①“我无为,而民自化”:统治者/君主不要过多干预百姓,应让百姓自己发挥他们的创
造力,实现他们的价值。
②“小国寡民”:老子认为最理想的社会、政治境界是小国寡民,“鸡犬之声相闻,民至
老死不相往来”。
(4)“上善若水”:在考试中常出现,很多学者、文人的书房中常写着这四个字。“上善”
指最高境界的善,老子看来最高境界的善像水一样,“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即水可以泽润万
物,但不与万物相争。要求统治者不与民相争,要顺其自然。
2.著作:《道德经》。习大大常引用两句话:
(1)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不管是难事还是大事,都要从容易
的、小的地方开始做起。
(2)治大国若烹小鲜:强调管理国家就像煎一条小鱼,不能不翻,也不能翻的过频,
管理国家时要把握好度。
二、庄子
![](http://121.37.179.125:8000/content/images/2024/05/1000005248.png)
![](http://121.37.179.125:8000/content/images/2024/05/1000005250.png)
1.庄子:战国时期。
(1)政治观:无为、道法自然、顺其自然,同老子一致。
(2)齐物论:一切事物归根到底都是相同的,没有差别,没有贵贱之分,庄子已经放
弃了生死、贵贱、荣辱这些差别,提出“齐生死,等贵贱”“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
一”
(3)人生观:“逍遥”的人生态度。庄子的《逍遥游》中体现了庄子的人生态度,人应
该是自由自在的、无拘无束的、率性。
2.著作:《庄子》,是庄子/庄周及其后学所著。又称《南华经》,因为庄子后来被称为“南
华真人”。
3.经典语句:习大大讲话中常引用的,以及考试中常见的经典语句。
(1)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但知识是无限的。
(2)其作始也简,其将毕也必巨:习大大引用这句话时,是形容我党的发展历程,刚
开始时是微不足道的,不被人重视,但发展下去也必将能成就一番大事业。
(3)窃钩者诛,窃国者侯:偷衣服上的小钩子会被处死,夺取政权的那些人却成了诸
侯,非常不合理,讽刺整个社会法制的不合理。
4.寓言故事:庖丁解牛、邯郸学步、东施效颦、庄周梦蝶(庄周不知道是自己做梦变成
了蝴蝶,还是蝴蝶做梦变成了庄周)。
![](http://121.37.179.125:8000/content/images/2024/05/1000005252.png)
魏晋玄学:了解即可。玄学又称新道家,是对《老子》《庄子》和《周易》的研究和解
说,产生于魏晋。玄学是中国魏晋时期到宋朝中叶之间出现的一种崇尚老庄的思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