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化-豪放词派

【注意】
1.本节课学习历史文化-豪放词派,豪放派是宋朝主流文学体裁宋词的一种
风格,宋词有豪放派、婉约派两种风格,婉约派会在另一节微课中讲解。
2.先欣赏代表人物,通过代表人物的代表作品及细节欣赏豪放派,豪放派与
婉约派不同,不表达男男女女、情情爱爱,更多表达的是爱国的抱负、壮志凌云
的男儿气概。
苏轼:北宋文学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东坡肉就是他发明的,可以说他
是厨师里文采最好的,也可以说他是文学界中厨艺最好的人物之一,会写诗、会
写词、会写散文、会做饭的北宋人。
    (1)《念奴娇·赤壁怀古》:
        ①“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层雪”:读之有血脉贲张之感,非常豪迈、
意境非常深远,一改婉约派小家碧玉的风格。
        ②“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a.描写的人物是周瑜,不要被影视作品中拿着羽毛扇的诸葛亮误导,前一句
“遥想公瑾当年”,“公瑾”指的就是周公瑾,即周瑜。
            b.“樯橹”指的是船,“樯”即船桨,“橹”即船把,“樯橹灰飞烟灭”即
船被烧了,描述的是赤壁之战;赤壁之战中北方的曹操对战南方的孙权和刘备(孙
刘联军),孙刘联军把曹操的战船烧了,冬天我国一般刮的都是西北风,但比较
邪乎,当天刮起了东南风,孙刘联军放火把曹操的战船全烧了。
    (2)《江城子·密州出猎》:当时苏轼被贬到密州(今山东)做刺史。
        ①“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这是一次打猎,“孙郎”指的是
孙刘联军中的孙权;我国古代尤其是唐宋年间,对男子的尊称就是 X 郎,孙权即
孙郎,描写北宋时期故事的《水浒传》中,潘金莲劝武大郎喝药说的是“大郎,
喝药了”,武松即武二郎,唐朝杨贵妃叫自己的男人唐玄宗李三郎,如果放到现
在,易烊千玺就是易郎,王源、王俊凯就是王郎,张姓和唐姓可能就不太好听了。
        ②“鬓微霜”即两鬓已经发白,还要“会挽雕弓如满月”,把弓箭拉成满月
的形状,非常豪情壮志。
    (3)苏轼还有一些代表作不是那么豪放,但考查较多,比如传唱度非常高
的《水调歌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婵娟”指的是月亮,对应的
传统节日是中秋节,我国古代传统节日中中秋节是赏月的,古代传统节日和诗词
的对应最近考查较多
辛弃疾:南宋词人,字幼安,号稼轩居士,继承和发展了苏轼的豪放词风。
    (1)与苏轼合称“苏辛”,二人都是豪放派代表人物;与李清照合称“济
南二安”,二人都是山东历城(今济南)人,辛弃疾字幼安,李清照号易安居士,
都有“安”字)。
    (2)辛弃疾文武双全,除了是个词人,他还是个武将,身处南宋时期,北
宋的都城在今河南开封、中原地区,后来被金人打到南方去了,皇帝偏安于江南,
南宋都城在今浙江杭州,还不思进取,辛弃疾很着急,所以他的作品常表达出主
张抗金、恢复中原的态度。
    (3)代表作:
        ①《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首先要知道这首词的作者是辛弃疾。
            a.“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孙仲谋”指的是南方的孙权,南宋
当时偏安于江南,但北方的隐患一直没有解除,赤壁之战中孙权是南方的,北伐
了曹操,南宋时期的人对北伐的英雄比较敬重,这一时期有很多词人歌咏孙权,
孙权字仲谋,因此称孙仲谋。
            b.封狼居胥:与霍去病相关,西汉时期汉武帝年间,漠北之战中霍去病率兵
把匈奴赶回了老家,并且深入匈奴腹地,在狼居胥山(今蒙古国境内)筑坛、祭
天、庆功,表示此地从此就是大汉疆土,非常拉风,封狼居胥也成为后世武将能
得到的最高荣誉之一。
            c.京口:今江苏镇江,不是北京或南京。
            d.“人道寄奴曾住”:三国两晋南北朝,南朝有宋齐梁陈四个主要政权,“寄
奴”是南朝宋武帝刘裕的小名,他也是北伐的一个人物,刘裕北伐、平定内乱,
差一点就能收复中原,辛弃疾借此表示对刘裕能够北伐、收复中原的感慨和羡慕。
            e.“元嘉草草”:南朝宋文帝刘义隆有收复中原的志向,“封狼居胥”这个
典故暗指刘义隆北伐必胜的信心,但刘义隆看不懂局势,贸然草草北伐,以至三
战三败,最后只能“仓皇北顾”,辛弃疾借此告诫南宋当时的统治者,要北伐,
但不能草草地北伐,要做好准备、看清局势。
            f.“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佛狸”是魏太武帝拓跋焘的
小名,刘义隆北伐的对象就是拓跋焘,拓跋焘南下建了一个行宫,当时的人把这
个行宫称为佛狸祠,“神鸦社鼓”即吃祭品的乌鸦乌泱乌泱地过来了,祭祀的古
筝叮咚叮咚的,意为当时的老百姓都以为佛狸祠是供奉神灵的地方,却不知道这
是侵略者的行宫,表达了作者非常生气、无力的感觉。
            g.“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用廉颇的典故,一边感慨廉颇老将军的不容易,
一边表明自己虽然已经年迈,但会像廉颇那样老当益壮、为国征战。
            h.辛弃疾写这首词时已经六十多岁了,这首词最大的特点是大量用典,每处
典故的连接都天衣无缝,既能扣住主题,又能抒发自己的心意,可见辛弃疾学识
丰富。
        ②《青玉案·元夕》:“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
处”,对应的传统节日是元宵节,“元夕”在古代是元宵节的代称;我国古代有
宵禁,每到夜晚,家家户户都会把门关上,元宵节这天没有宵禁,很热闹,会有
灯光闪烁,所以有“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注意】
豪放派:掌握个人资料和常考词句的细节考点。
    (1)苏轼:北宋词人,东坡居士。
        ①《念奴娇·赤壁怀古》:“羽扇纶巾”描写的是周瑜,而不是诸葛亮;“樯
橹”指的是船,而不是城墙。
        ②《江城子·密州出猎》:“孙郎”指的是孙权。
        ③《水调歌头》:与传统节日中秋节相关,“婵娟”指的是月亮。
    (2)辛弃疾:南宋词人,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合称“济南二安”。
        ①《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典故很多,“孙仲谋”指的是孙权,“封
狼居胥”与霍去病相关,“京口”是今江苏镇江(不是北京或南京)。
        ②《青玉案·元夕》:“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
处”,对应的传统节日是元宵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