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化-我国主要地方剧种
Last updated on
1.戏曲:比较综合的舞台艺术,包括音乐、舞蹈、武术、杂技等多种手段。
2.昆曲:又称昆腔或者昆剧,昆曲的成长也代表了中国戏曲的成长,对后来的京剧、川
剧、越剧、黄梅戏等剧种的形成和发展具有很大影响,因此被誉为“百戏之祖”。
(1)形成:昆曲的前身是南戏,大约在明朝初期南戏流传到江苏昆山地区,与当地语
言、民间音乐结合形成昆山腔。
(2)代表剧目《十五贯》,又称《双熊记》,讲述了肉铺老板尤葫芦借了十五贯本钱做
生意,对其女儿苏戍娟开玩笑说“十五贯钱是你的卖身钱”,苏戍娟信以为真,当夜就逃跑
了。这天晚上当地一名地痞娄阿鼠闯进尤家,盗得十五贯钱并杀死了尤葫芦。女儿苏戍娟出
逃后与熊友兰一起同行,熊友兰刚好身上也带着十五贯钱,娄阿鼠反诬告苏熊二人是为了谋
财将尤葫芦杀死,知县没有调查就听信诬告,认为苏戍娟是勾搭奸夫盗钱杀父,判处二人死
刑,后监斩官况钟认为案件肯定有冤情,查明了真相,处决了娄阿鼠,还了苏熊二人清白。
之后昆曲慢慢开始没落,没有多少人听,直到 1956 年 4 月毛泽东和周恩来先后观看了由浙
江国风昆苏剧团演出的昆剧《十五贯》,被周恩来总理评价为“一出戏救活了一个剧种”,后
《十五贯》在北京公演 47 场,大获成功,使昆曲慢慢受到广泛关注。
1.京剧(重点):
(1)京剧是三大国粹之一(中医、京剧、国画)。京剧是一个具有非常大影响力的剧种,
在 2010 年入选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
(2)形成:追溯到清朝道光至咸丰年间,经过安徽的徽剧、湖北的汉剧合流,再借鉴
陕西的秦腔以及昆曲的优点形成京剧,京剧的形成与徽剧、汉剧、秦腔、昆曲有关。
2.角色:俗称行当。现在分为生、旦、净、丑四大行当,之前是生、旦、净、末、丑,
后末行慢慢并入生行。
(1)生:包括老生、小生、武生,主要是男性角色。
(2)旦:主要是女性角色,包括青衣、花旦、老旦和刀马旦。青衣又称正旦,多表现
为端庄、稳重的中青年女性;花旦多表现为年轻活泼、俏丽的小家碧玉、丫鬟;老旦主要表
现为老年女性;刀马旦多表现为女将、女状元。
(3)净:俗称花脸,相当于反语,不是脸上很干净,而是有脸谱,主要是男性角色。
(4)丑:诙谐、搞怪,丑角也有脸谱,如上图 1 所示的方巾丑,脸部中央有白粉勾画
的豆腐块脸谱。
京剧脸谱:重点掌握前三个所代表的人物性格和相对应的人物。
(1)红色——代表忠勇侠义,比如关羽千里走单骑。
(2)黑色——代表勇猛智慧、正直刚毅,比如包青天包拯智慧正直;张飞一人喝退曹
军,非常勇猛。
(3)白色——代表阴险狡诈,比如曹操,小说中对曹操比较黑化,正史中对曹操的评
价较高,很有才略,戏曲大多来自小说,因此曹操成为了阴险狡诈的代表。
(4)蓝色——代表刚强粗暴,比如魏将夏侯惇。
(5)金色——代表一些神仙高人,比如美猴王的脸谱
1.京剧名家:四大名旦分别为梅兰芳、程砚秋、尚小云、荀慧生。
(1)梅兰芳:梅兰芳小时候长相一般,声音条件也一般,先天条件并不好,但没有放
弃学戏,本身有近视,所以眼睛无神,而眼神对戏曲演员来讲是非常重要的,为了练习眼神,
便养了一群鸽子,鸽子在天上飞,眼睛跟着鸽子动,日复一日,最终练就了一副灵动的眼神。
梅兰芳 10 岁时就已登台演出,曾在上海连唱 45 天,轰动一时,在其 50 多年的舞台生涯中
形成了独具风格的艺术流派,被称为“梅派”,陈凯歌曾拍电影《梅兰芳》,借电影向梅兰
芳大师致敬。
(2)程砚秋:早年学武生,后因扮相秀丽、嗓音条件也较好而改学青衣,创立“程派”。
(3)尚小云:“尚派”的创始人,天赋较好,嗓音、扮相也很好,以唱青衣戏闻名。
(4)荀慧生:“荀派”的创始人,对唱和念的要求很高,是一位优秀的旦角艺术家。
2.四大名旦都是男人的原因:因为我国封建时期不允许女子登台演出,唱戏被认为是
“下九流”的行当,社会地位较低,死后都不能进祖坟,加上练戏很苦、赚钱也很难,许多
人不愿意进戏班,随着时代进步,观念开放后才有女子学戏。
3.传统剧目:主要以历史和军事题材为主,故事多源于历史演义、小说,比如《贵妃醉酒》
《霸王别姬》《长坂坡》《空城计》等。
越剧广泛流传于江南地区,是全国第二大剧种,起源于浙江嵊州。多以“才子佳人”题
材为主,创始之初演员多为女子,因此越剧有“女子之戏”之称。代表剧目有《梁山伯与祝
英台》《红楼梦》《白蛇传》等。
黄梅戏:
(1)形成:最初是湖北省黄梅县民间流行的采茶调,被称为“黄梅调”,随着湖北逃荒
的人传入安徽省安庆县,就此扎根发芽。起源问题(细节考点):题目中同时出现湖北和安
徽,此时优先选安徽,因为真正的形成是在安徽安庆一带;如果没有安徽,就选湖北。
(2)传统剧目:
①《天仙配》:七仙女和董永的爱情故事。
②《女驸马》:冯素贞和李兆廷自幼相爱,后李家败落,岳父、岳母嫌贫爱富逼其退婚,
冯素贞觉得李兆廷很可怜,想拿些银子帮他,冯父撞见后反诬告银子是李兆廷偷的,将其送
进大牢,并逼着自己的女儿嫁给宰相的儿子,冯素贞不答应,跑到京城女扮男装赶考,结果
中了状元,又因女扮男装很好看,被招为驸马,在洞房花烛夜之时将自己本来是女儿身以及
自身遭遇告诉了公主,公主赦免了冯素贞的欺君之罪,最终冯素贞和李兆廷终成眷属。
豫剧:又叫“河南梆子”,是河南省主要的地方戏曲。
(1)豫剧名家:常香玉,原名张妙玲,日寇侵华时还首演了抗日戏《打土地》,是一位
女英雄,创立“常派”。
(2)传统剧目:多表现巾帼不让须眉的桥段,比如《花木兰》《穆桂英挂帅》等。
评剧:
(1)俗称“蹦蹦戏”。
(2)起源:河北滦县的小曲“对口莲花落”。
(3)传统剧目:简单了解,比如《杨三姐告状》《花为媒》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