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类公文
Last updated on
1.如何识别评论类公文:评论类公文的目的是对某些现象或观点进行评价。
题干中会出现要求评论的情况,或者针对某个现象、观点进行评价(评论对象)
2.典型的评论类公文:时评、评论文等。例如,请你写一篇时评、评论文。
【解读】
1.时评栏目撰文:时评。
2.根据”给定资料 4“为该报写一篇题为”正确看待网络新一代“的短文:
网络新一代是对象,正确看待,方向很明确
【解读】
1.为政府网站写一篇短文:短文。
2.向社会介绍鹤溪缸窑,以期促进缸窑的恢复与发展:就是先向社会介绍鹤
溪缸窑,目的是促进缸窑的恢复与发展,就是让全社会了解鹤溪缸窑,然后,参
与到保护和发展中,先普及,然后行动,属于宣传类的公文。
3.对比分析:虽然都是写短文,但是公文类型不一样,例 1 出现时评,并且
带有明显的评论倾向,是评论类公文,例 2 是介绍鹤溪缸窑,呼吁大家行动起来,
而不是评价鹤溪缸窑,属于宣传类公文。
4.判断/看一个公文是不是评论类公文,要看是否带有明显的评论倾向,主
要目的就是评价某件事情/事物
1.公文题的外在格式包括标题、称谓和落款,评论类公文只有标题,没有称
谓和落款,因为评论类公文最后都是一篇文章,文章是不需要称谓和落款的,这
一点,希望大家注意。
2.标题:不套用一般的格式,不按照“发文机关+关于+事由+的+文种”的方
式来写标题,这样就不像是一篇文章。在日产生活中,看到的人民日报和新华网
的评论文,直接告诉主题,评论什么,观点是什么。因此,评论类的公文不按照
常规格式,此时,需要知道标题的核心原则,体现主题信息点,带有观点倾向的
信息。例如:告别跟风走向成熟,就是要告别跟风(主题),从而走向成熟(观
点倾向)。
3.一般来说,在题目中会给出标题,按照题干给定的标题,直接书写即可,
不需要自己进行撰写。标题居中书写即可。
4.内容:公文题的内容由多个要素组成,问题、原因、影响等多个要素都会
呈现,因此,根据行文目的判断会作答哪些内容,根据文种的特殊性,有很多程
式化的内容需要作答。
(1)先介绍评论对象,例如,报复性熬夜,对不明确不了解的事物在开头
直接阐述,会比较空,因此,要在开头简单阐述评论对象是什么,(解释意思)
现在工作时间太长,为了休闲,剥夺了睡眠的时间,这样比较不好的行为。或者
是说一说表现,用例子解释什么是报复性熬夜,具体用哪种方式阐述,要看材料
中有什么。
(2)评论类公文不在开头介绍背景信息:
①评论对象非常明确,介绍完评论对象之后,直接表态,给出观点。例如,
表明态度,报复性熬夜是不好的。评论了公文类似于观点现象分析题。
②注意:观点是材料的观点,不是自己想的观点,我们只是材料的搬运工。
③观点会再一次进行呈现,例如,要正确看待网络新一代,这是具有明确的
态度的。要充实人生生活,明确人生方向,也都是有态度的,为新青年的选择喝
彩,本身都是有态度的,在开头对态度进行了呈现,不会直接在开头生硬表态,
喝彩体现的态度,不是直接说新青年的选择是正确的,这样的表态比较柔和。
(3)评析论证,陈述理由:
①为了证明上面所说观点的正确性,所罗列的信息点有基本原则,就是为了
证明观点而存在,为观点服务。例如,告别跟风,走向成熟,所罗列的理由有跟
风的危害,跟风的问题,都是佐证观点,如果写跟风促进成长,那就和态度对不
上,自相矛盾,因此,要明确,写理由的时候,必须为观点所服务,理由必须合
理,根据观点态度体现要素的指向,例如,一件事是好的,那么要素一定是偏积
极的,如意义、自身优势等,如果是负面的,那么,要素一定是偏消极的,如原
因、问题、危害等,理由为了证明观点而存在。
②观点会在标题中进行体现,因此,审题非常重要,在审题中,通过标题、
题干信息得到要点,大家要有分析题干的意识。
(4)结尾:
①对策:例如,告别跟风,走向成熟,在结尾会给出如何告别跟风,如何走
向成熟。在充实学习生活,明确人生方向中的结尾,要阐述如何充实学习生活,
如何明确人生方向。关于对策,材料中有的,直接使用,材料中没有对策,可以
自己进行简单补充,补充的内容都是形式上的,有形式分数。
②升华和呼吁:评论文中也会有比较常见的要求,也要求语言具有感染力,
因此,在结尾加上呼吁号召性的句子,在评论了公文中,可以针对主体进行升华
和呼吁,题干中没有这样的要求,可以根据题目进行合理判断,如果写完之后,
还有空格,就可以加上升华呼吁的结尾,回扣主题,让整篇文章更加完整。
1.界定评论对象(题目主题):明确评论对象,在题干或者标题中给出提示,
例如,为新青年的选择喝彩,评论对象就是新青年的选择。
2.判断观点(表态)方向:一般来说,解释放在开头,解释评论对象,然后,
通过审题,判断对于评论对象的观点和态度,是好还是不好,观点是否可以更加
深入,表现出更加深层次的内容。为新青年的选择喝彩,说明是好的,是正确的
态度。
3.判断主要写作内容:新青年的选择是一件好事,在评析论证部分,一定会
写到意义、好处等,偏积极的方向,这是主要的写作内容。
1.主题:网络新一代。不知道网络新一代的意思,要先介绍含义。
2.观点:看材料之前,无法对观点进行全面认知,可以进行预判。
(1)为了消除社会上对“网络新一代”的疑虑:说明存在疑虑,有不好的
地方。消除疑虑,说明问题不严重,有好有坏,因此,要辩证看待。辩证看待就
是既不否定存在的问题,也不否定优点,公平公正看待。
(2)本题的观点比较明确,辩证看待,看到优点,也有看到问题。
3.理由:围绕观点进行展开,有好有不好,因此,可以分感情色彩进行阐释,
所以,可以分析问题,以及危害,好的一面是优点、好处,坏的一面是问题和危
害,分好坏进行论证,辩证看待即可。
4.对策:“网络新一代”出现问题,因此,就需要解决,给出对策。
5.梳理:
(1)标题:居中放标题,正确看待“网络新一代”,
(2)开头:介绍评论对象+阐明观点(辩证看待)
(3)主体:“网络新一代”的问题及优点。正是因为有好有坏,所以,要辩
证看待。
(4)结尾:解决“网络新一代”问题的对策。
1.你是该报刊的特约评论员,写一篇社评,典型的评论类公文。
2.主题:国学虚热。先介绍国学虚热是怎么一回事,是昙花一现的东西,然
后,通过具体的表现阐明是怎样的事情。具体内容依然要根据材料进行阐述。
3.观点:观点从题干中寻找。国学虚热,带有强烈的情感色彩,具有虚假的
东西。因此,现在对国学热变态的追求,比较浮躁,不能反映国学的内容。
4.理由:“国学虚热为哪般?”非常明显的导向性,要分析国学虚热的原因,
重点不是国学虚热的好还是不好,关键点在国学虚热的原因,出现国学虚热的其
他要素,如问题、对策等,也可以写上。具体根据字数处理,如果字数充足,就
写,如果字数不足,原因都不够写,此时,就需要舍弃其他要素,优先写原因。
5.对策:杜绝国学虚热显现的对策。
【解读】
1.标题:国学虚热为哪般。
2.开头:介绍国学虚热,阐述观点,对国学不够深入。
3.主体:重点分析原因,字数允许就写其他要素,字数不够,就不写。
4.结尾:杜绝国学虚热显现的对策
1.写一篇短评:评论类公文。
2.主题:人才是第一资源。介绍人才的定义和含义。
3.观点:人才是第一资源说明人才很重要,如果材料中有更加深入的表态,
因此,可以一并写上。
4.理由:可以阐述人才的好处和意义,评析论证的部分,围绕意义进行展开。
5.对策:要珍惜人才,重视人才,引进人才,发展人才。
【解读】
1.标题:人才是第一资源。
2.开头:介绍人才是什么,阐述重要性。
3.主体:重点分析好处和意义。
4.结尾:如何吸引人才和发展人才
1.写一篇短评:评论类的公文。
2.主题:悲情营销,解释什么是悲情营销。如果材料中没有悲情营销的定义,
可以自己进行概括,写悲情营销的具体表现,一些人没有遭受灾害,但是依然说
遭受灾害,借用同情心,谋取利益。
3.观点:“莫让‘悲情营销’寒了人心”,说明是不好的现象,已经寒了人心,
表述不够规范,可以规范表述。大家本来都是善良和热心的人,现在骗了大家,
大家心寒,就是冲击了人的善意和价值观,破坏力社会道德体系,比直接阐述悲
情营销不好更有说服力,更加正确。材料中有规范表述就使用,没有规范表述,
就自己进行归纳概括。
4.理由:阐述危害和问题,“莫让‘悲情营销’寒了人心”重点写危害部分,
类似于“国学虚热为哪般?”重点写原因是一个道理,如果材料中有其他要素,
例如,原因等,也需要进行补充,字数允许,就补充,字数不允许就优先写危害。
5.对策:“莫让‘悲情营销’寒了人心”是祈使句,带有对策成分,因此,
要提出对策,杜绝人们做这样的事情。
【解读】
1.标题:莫让“悲情营销”寒了人心。
2.开头:介绍悲情营销是什么,阐述观点,深层次阐释,冲击善意,冲击价
值观。
3.主体:重点分析危害,如果出现其他要素,结合字数看是否需要书写。
4.结尾:应对悲情营销的对策
1.通过对于题干的分析,可以得到明确的大方向,命题人将要询问的内容隐
藏在题干中,因此,要认真分析题干,挖掘题干隐藏信息,搭建做题思路,分析
题干是重中之重,要贯穿申论学习的始终。
2.评论类公文对某些事情发表观点和看法,要出现评论这个字眼。
(1)格式上,标题要表明观点。内容上,要说清楚评论对象是什么,发表
自己的看法,阐明自己的观点,围绕观点阐述理由,评析论证,为观点服务,结
尾部分可以写对策,也可以呼吁和升华。
(2)通过例题进行审题训练,要通过审题,发现评论对象,判断观点主要
方向,找到写作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