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练习-基础强化

【知识点】基期计算:
1.识别:材料时间之前的时间。
2.公式 1:
    (1)基期=现期-增长量。
    (2)速算:
        ①先观察选项,比较现期的大小,能否确定唯一值。
        ②精确计算,利用尾数法。
3.公式 2:
    (1)基期=现期/(1+r)。
    (2)速算:
        ①截位直除。
        ②化除为乘:
            a.应用条件:选项差距小、|r|≤5%(必要条件)。
            b.操作方法:先算乘积“现期*r”;再算加减:在现期上变号加减乘积结果。
4.计算基期时好的习惯:
    (1)先看选项的大小,排除一些选项。例如现期为 2538,增长了 10.7%,
问基期?选项分别为 A 项:1869、B 项:2300、C 项:2538、D 项:2676。选项差
距小,保留三位计算,但这样解题就比较麻烦。增长率>0,说明基期<现期 2538,
排除 C、D 项;所求≈2538/(1+0.1)首位商 2,排除 A 项,对应 B 项。
    (2)利用化除为乘解题时的好习惯:
        ①例 1:1234.5/(1+5%),化除为乘,1234.5*(1-5%)=1234.5-1234.5*5%。
        ②例 2:2017 年为 1234.5,增长率为 5%,问 2016 年的量?四个选项分别为
A 项:1156.7、B 项:1174.5、C 项:1234.5、D 项:1246.5。先排除,增长率>
0,说明基期<现期 1234.5,排除 C、D 项;1234.5*5%≈12*5=60,找比 1234.5
小 60 的数,对应 B 项。
【知识点】基期的比较:
1.识别:求材料时间之前的时间。
2.公式 1:基期=现期-增长量。大致估算,切莫精算。
3.公式 2:
    (1)本质:分数比较,直除首位观察。
    (2)如果选项差距小,进一步比较之前,看能否用常识判定(资料分析的
数据属于客观事实,符合客观发展规律)。
        ①常识 1:公路、铁路、水运、闵行货运量,公路最大。
        ②常识 2:淡水养殖>海水养殖>海洋捕捞>淡水捕捞。
        ③常识 4:幼儿园数量>小学>初中数量>高中数量。
        ④常识 4:轿车>SUV>MPV>交叉型乘用车。注:轿车与 SUV 数量最接近。
        ⑤常识 5:上网获取知识的方式占比:手机>固定宽带>平板>电子阅读器。
【知识点】基期差值:
1.先排除干扰项(占 40%的题目):
    (1)正负。
    (2)现期坑。
2.再计算(占 60%的题目):
    (1)分母相近,考虑分母化同。差距小时,考虑误差分析。
    (2)分母不相近,根据选项差距,截位直除。
3.例如 246/(1+5%)-192/(1+8%),选项差距大时,可以把分母看成 1.1。
如果选项差距小时,需要保留三位,246/(1+15%)-192/(1+18%)看成 246/115-
192/118。分母化同:如果 192/118 中的分母 118 变为 115,则 118 是降低了 192
的 3%;如果 246/115 中的分母 115 变为 118,则 115 是提高了 246 的 3%,现期
越大,误差越大,因此变化时要变现期小的量。192<246,则需要将 118 变为 115,
为了保证分数值不变,分子分母需要同比例变化,分母由 118 变为 115 降低了
192 的 3%,则分母也要降低 192 的 3%,约为 200 的 3%,即 6,则分子变为 192-
6=186,分数变为 186/115。但如果是 246/(1+15%)-192/(1+48%),分母不相
近,需要边计算边观察。
【知识点】现期计算:
1.识别:求材料时间或之后的时间。
    (1)特征:若保持……的增速/增量不变,……。
    (2)注意:看清楚增长的方式(增速相同/增量相同)。
2.公式 1:
    (1)现期=基期+增长量。
    (2)速算:
        ①先观察选项,比较现期的大小,能否确定唯一值。
        ②精确计算,利用尾数法。
3.公式 2:
    (1)现期=基期*(1+r)。
    (2)速算:特殊数字。
        ①A*1.1→错位相加。
        ②A*0.9→错位相减。
        ③A*1.5→本身+一半。
        ④A*1.25→A/0.8。
        ⑤A*1.43→A/0.7。
        ⑥A*1.67→A/0.6。
4.示例:75.7%*77.1%,A 项:56
+,B 项:58
+,7.7%≈1/13,75.7%/13,结
果 58 开头,则原式也为 58 开头,对应 B 项。
【知识点】普通增长率:
1.识别:增长+百分数、成数、倍数,又名:增速、增幅。
2.计算:
    (1)给百分点:
        ①增速提高/回落——高减低加。
        ②降幅扩大/收窄——先算降幅、再转化增长率。
    (2)给具体量:
        ①r=增长量/基期。
        ②r=(现期- 基期)/基期。
        ③r=增长量/(现期量-增长量)。
3.比较:
    (1)识别:增速最快/最慢、增幅最大/最小。
    (2)已知:现期、基期:先比较“现期/基期”;得不到唯一答案,再比较
“(现期- 基期)/基期”。
    (3)已知:现期、增长量:直接比较“增长量/现期”。注:只能在比较时
应用。柱状图时,可以用“增长量/现期”去比较增长率。
【知识点】间隔增长率:
1.识别:间隔 1 年或几年,求增长相关。
2.间隔增长率:
    (1)公式:间隔 r=r1+r2+r1*r2。其中,r1、r2为给出年份最大的两年。
    (2)示例:
        ①例 1:2020 年……的增速为 10%,增速比去年同期高了 3 个百分点。r1直
接给出,r2需要求。
        ②例 2:2020 年……的增速为 10%,与去年同期下降 5%相比,首次实现正增
长。r1、r2均直接给出。
        ③例 3:求 2012 年比 2010 年的增长率,r1是 2012 年的增长率,r2是 2011
年的增长率。
    (3)速算:
        ①第一步:先算加和,观察选项,能否确定唯一值。
        ②第二步:再算乘积,四舍五入保留整数即可。
            a.方法一:|r1|、|r2|均<10%,乘积可忽略;否则,不能忽略,一个不变,
一个百化分。
            b.方法二:固定套路:a%*b%=(a*b/100)%。
3.间隔倍数(是几倍):
    (1)第一步:求间隔 r。
    (2)第二步:间隔倍数=间隔 r+1。
    (3)注:多几倍就是求增长率。
    (4)良好的做题习惯:不是直接按部就班的先求间隔 r,再间隔 r+1。
        ①例 1:如果 2012 年的增长率 r=5%,比上年上升了 0.2 个百分点……,问
间隔倍数?
A 项:1.1 倍 B 项:1.2 倍
C 项:1.3 倍 D 项:1.4 倍
答:间隔倍数=间隔 r+1→间隔 r=间隔倍数-1,则 A 项对应间隔 r 为 10%,B
项对应间隔 r 为 20%,C 项对应间隔 r 为 30%,D 项对应间隔 r 为 40%。2011 年增
长率为 5%-0.2%=4.8%,间隔 r=r1+r2+r1*r2,其中|r1|、|r2|均<10%,乘积可忽略,
间隔 r≈r1+r2=5%+4.8%<10%,排除 B、C、D 项,对应 A 项。
        ②例 2:如果 2012 年的增长率 r=15%,比上年上升了 0.2 个百分点……,问
间隔倍数?
A 项:1.1 倍 B 项:1.2 倍
C 项:1.3 倍 D 项:1.4 倍
答:间隔倍数=间隔 r+1→间隔 r=间隔倍数-1,则 A 项对应间隔 r 为 10%,B
项对应间隔 r 为 20%,C 项对应间隔 r 为 30%,D 项对应间隔 r 为 40%。2011 年增
长率为 15%-0.2%=14.8%,间隔 r=r1+r2+r1*r2,选项差距大,r1+r2=15%+14.8%≈30%,
r1*r2=15%*14.8%≈1%,间隔 r≈30%,直接对应 C 项。
4.间隔基期:
    (1)第一步,求间隔 r。
    (2)第二步,间隔基期=现期/(间隔 r+1)。
    (3)良好的做题习惯:例如 2012 年现期为 1234,增长率为 16%,比上年上
升 6 个百分点,问 2010 年的数值?按部就班的做法是先求间隔 r,再利用“间
隔基期=现期/(间隔 r+1)”解题。但更高效的解题习惯是先观察选项之间的差
距。假设 A、B、C、D 四个选项差距大,保留两位直除,被除数“间隔 r+1”的首
位是 1,次位是间隔 r 的十位数,2011 年的增长率=16%-6%=10%,r1+r2=26%,间
隔 r=r1+r2+r1*r2≈30%,此时可以估算:间隔 r 的十位数为 3,即被除数的次位为
3,原式转化为 1234/13,首位商 9,直接选择对应首位是 9 的选项即可。
【知识点】年均增长率:。
1.识别:出现“时间段”与“年均”的表述+增长+%。
2.公式:(1+r)n
=现期/基期(n 为现期和基期的年份差)。出现“五年规划”,
基期前推 1 年,年份差为 5。
3.题型:
    (1)比较:N 相同时,直接比较“现期/基期”。
    (2)计算(考试中先跳过,调整心态):
        ①选项差距大时,根据选项,居中代入整十的百分数,且一般小于 50%(经
验)。
            a.例 1:A、B、C、D 四个选项分别为 A 项:15%、B 项:30%、C 项:50%、D
项:60%,不要代 40%,同时直接排除 C、D 项,因为年均增长率一般不会大于 50%,
可以 15%和 30%之间的代入 20%。
            b.例 2:A、B、C、D 四个选项分别为 A 项:1%、B 项:2%、C 项:3%、D 项:
4%,此时无法居中代入,选项均不是整十的百分数。假如计算出 2015 年到 2011
年整体的增长率为 8%左右,年份差是 4,年均增长率≈8%/4=2%,此时估算,猜
一个即可,这种方法是有误差的,有时这种误差在分析时比不分析时还容易错。
        ②年均增速≤5%,年均增速≈整体增速/n,n 为现期和基期的年份差。
【知识点】混合增长率:
1.识别:有明显的“部分+部分=总体”的关系,求增长率。
2.常见搭配:
    (1)时间累计:1~11 月+12 月=全年。
    (2)常识积累:博士+硕士=研究生。
    (3)逻辑型:A+非 A=全部。
3.方法:
    (1)先口诀:混合增长率居中,偏向基期量(可用现期代替)大的。
    (2)后线段:
        ①操作:部分写两边,混合写中间,数字标上去,距离和量成反比。
        ②距离→部分增长率到总体增长量的距离。
        ③量→两个部分的基期量(可用现期代替)。
【知识点】增长量:
1.识别:增长+具体单位。
2.计算:
    (1)已知:现期、基期。
        ①公式:增长量=现期-基期。
        ②速算:精确计算,尾数法。
        ③技巧:部分增长量加和等于总体增长量。
    (2)已知:现期、增长率。
        ①r≤1%:增长量≈现期*r。增长率比较小,这种情况考查较少。例如现期
为 1234,增长了 0.5%,增长量=1234/(1+0.5%)*0.5%,1+0.5%≈1%,增长量
=1234*0.5%。
        ②1%<r≤100%(考试最多的情况):第一步,|r|=1/N(近似、取中、公式);
第二步,增长量=现期量/(N+1),减少量=现期量/(N-1)。
        ③r>100%:代公式,约分。例如 268/(1+170%)*170%,增长率 170%>100%,
此时没必要百化分,直接估算:原式变为 268/2.7*1.7≈268/3*2≈90
-
*2=180-。
3.比较:
    (1)已知:现期、基期:增长量=现期- 基期,柱状图中可以比较高度差。
    (2)已知:现期、增长率:
        ①同增同减:大大则大;一大一小,百化分。
        ②有增有减,比较变化量——百化分。
4.特殊题型:出现“时间段”与“年均”的表述——年均增长量:
    (1)识别:时间段+年均+增长+单位。
    (2)公式:年均增长量=(现期- 基期)/年份差。
    (3)注意:出现“五年规划”,基期前推 1 年,年份差为 5。
【知识点】现期比重:
1.识别:现在时间+占+比重。
2.公式:
    (1)比重=部分/总体。
    (2)部分=总体*比重。
    (3)总体=部分/比重。
3.特殊表述:
    (1)利润率=利润/收入。
    (2)资料分析中的“贡献”考法:
        ①单独比较“贡献”——谁的量大,谁的贡献大。
        ②增长贡献率:
            a.计算:部分的增长量/总体的增长量。
            b.比较——本质:比较部分的增长量。
4.饼形图:
    (1)观察:12 点钟方向,顺时针按照表格顺序依次排布。
    (2)对比分析:先看大小,再看比例。
【知识点】基期比重:
1.识别:过去时间+占+比重。
2.公式:基期比重=A/B*[(1+b)/(1+a)]。
3.速算:
    (1)选项差距大,截两位约分计算。
    (2)选项差距小:
        ①第一步:截位直除 A/B。
        ②第二步:根据后面分式与 1 的关系,结合选项判断。
    (3)经验:若分析后得不到唯一选项:
        ①a 与 b 的差距在 5%以内——选择略大或略小即可。
        ②a 与 b 的差距较大时——尽量估算。
4.做题习惯:列式时先通过观察选项的差距,确定计算需要保留对应的位数,
直接写为保留位数后的 xxx/xxx*[(1+b)/(1+a)]。
    (1)例 1:2468/845.2*[(1+12.5%)/(1+27.6%)],如果选项差距大,保
留两位计算,原式变为 25/85*(11/13)。好的做题习惯是在列式时,先看选项差
距,如果选项差距大,直接写成 25/85*(11/13)。
    (2)计算 25/85*(12/13)时,可以利用“约分的微调——+1 或-1”:多步
乘法或乘除混合运算时,可以先约分化简,原则是先精准约分,25/85=5/17,原
式=5/17*(12/13)。此时结合计算量,如果此时之后的式子好算,则直接计算即
38
可;如果不好算,就要继续约分。5/17*(12/13)不好算,为了约分,进行微调
(如果约分的位置上出现的是一个奇数和一个偶数,将奇数变为偶数,就可以进
行约分了,此时奇数+1 或奇数-1 即可),将 17 加 1 变为 18,5/18*(12/13)
=5/3*(2/13)=10/39。
【知识点】两期比重:
1.比较:
    (1)识别:……占……比上年上升/下降。
    (2)方法:看分子增长率 a 与分母增长率 b:
        ①a>b,今年比重上升。
        ②a<b,今年比重下降。
    (3)逆运用:若比较多个部分增长率与总体增长率大小,但没有数据,且
给出每年占比:
        ①今年比重上升,a>b。
        ②今年比重下降,a<b。
2.计算:
    (1)识别:……占……比上年上升/下降+百分点(本质为:比重差值)。
    (2)方法:
        ①先判升降:
            a.a>b,今年比重上升。
            b.a<b,今年比重下降。
        ②再定大小:
            a.结果<|a-b|。
            b.若有唯一答案,直接选择。
            c.若无唯一答案,根据选项差距截位计算。
        ③注:近两年,不论国考还是地方考试,选最小都有反例,不建议使用。
【知识点】
1.平均多少天开一个主题公园,观察选项,单位是 X 个月,单位是分子,因
此为时间/公园。
2.人均收入为多少元,为收入/人数。
【知识点】
1.对于比重来讲,a-b,比重看的是<|a-b|的绝对值,与两期平均数的操作
是不一样的。
2.比重和平均数的区分:比重是“占”字,平均数是“均”字。
3.a=-5%、b=-10%,算平均数的增长率,a-b=5%,结果>5%,符号只代表上
升/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