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增长率

一、间隔增长率

1.倍数=增长率+1→间隔倍数=间隔 r+1。
    (1)例如:求 2018 年是 2017 年的多少倍,直接用 2018 年增长率比 2017
年的增长率,然后加 1。
    (2)如果 r=50%,则倍数=1.5 倍。
    (3)如果问 2018 年是 2016 年的多少倍,2018 年比 2016 年的增长率为间
隔增长率,倍数=间隔 r+1。
2.基期=现期/(1+r)→间隔基期=现期/(1+间隔 r)。

二、年均增长率

技巧:比较:n 相同,直接比较“现期/基期”。例如:A 同学在 2015 年
有 100 万,2019 年增加到了 1000 万,B 同学在 2015 年有 200 万,在 2019 年
增加到了 1500 万,100→1000,是 10 倍;200→1500,是 7.5 倍,A 同学的倍
数大,说明总增长最快,平均到每一年,增长也最快。

三、混合增长率

    (1)混合后总体居中(最小 r<总体 r<最大 r)。
        a.例如:女生行测平均分为 80 分,男生行测平均分为 50 分,则全班平均
分的范围为 50~80 分。
        b.例如:班级中,女生平均身高 1.7m,男生平均身高 1.6m,则混合后全
班的平均身高为 1.6~1.7m。
        ①补例 1:2019 年进口增长了 10%,出口增长了 20%,则进出口可能增长
了多少?
        A.8% B.9%
        C.14% D.21%
        答:混合后居中,10%<r 进出口<20%,对应 C 项。
        ②补例 2:2019 年进出口增长了 10%,出口增长了 20%,则进口可能增长
了多少?
        A.8% B.9%
        C.14% D.21%
        答:求部分,和为进出口,一定在中间,20%在右边,剩下的在左边,进口
增长率<进出口增长率 10%<出口增长率 20%,所以进口增长率<10%,选择 A
项。
    (2)偏向基数较大的(基数为基期量,材料无基期,做题时用现期近似
代替基期)。例如:平均数=总分/人数,平均分和人数呈比例关系;r=增长量/
基期,r 和人数呈比例关系。
1.精算,线段法:距离(增速差值)与量(基期量)成反比。
    (1)做题时往往用现期替代基期估算。如果真的要算基期,就算计算能力
很强,也要 2~3 分钟,还不一定算对。
    (2)当两个现期值比较接近,但是 r 差距较大,此时不能用现期代替基期,
基期和现期的大小关系可能出现反转。
2.例:男生花费 3000 元,同比增长 1%,女生花费 1000 元,同比增长 5%,
问全班增长率为多少?
答:男生+女生=总体,增速范围在 1%~5%。1%对应的量为 3000,则增速在
1%~3%之间,距离与量成反比,量之比=3000:1000=3:1,则距离之比=1:3。
总共为 5%-1%=4%,左边为 1%,右边为 3%,可得 r 全班=2%。
1.间隔增长率:
    (1)题型识别:中间隔一年求增长率。
    (2)公式:r=r1+r2+r1*r2。
    (3)速算技巧:
        ①r1、r2绝对值均小于 10%,结合选项,r1*r2可忽略。
        ②百化分。
2.年均增长率:比较考查较多,为送分题。
    (1)题型识别:年均增长最快、年均增速排序。
    (2)公式:(1+r)n=现期量/基期量。
    (3)比较方法:比较“现期量/基期量”(n 相同)。
3.混合增长率:
    (1)题型识别:部分增速与总体增速之间的关系。
    (2)口诀:居中但不中;偏向基期较大的。
1.知识点:听课百遍、其意自现(扎实)。检验手段:自己复盘各种题型。
    (1)听懂很正常,因为老师讲的好,听得懂不代表就可以了,“听懂”到“会”
中间有很长的路,听懂→理解→做会,需要理解每一个知识点。
    (2)检验手段:例如给了“两期比重”,大家可以想一想两期比重学了什么,
很多同学什么都想不起来,这是昨天讲的内容,此时大家就是一听就会,一做就
废,知识点都没有记住,怎么可能会做题呢。随便拿出一个知识点,把题型特征、
公式、做题方法、注意的点一五一十呈现出来,此时就代表已经掌握了,如果知
识点掌握不扎实,要么看笔记要么回放。先学明白再去刷题,带着方法刷题,就
不会出现不稳定,如果掌握了共性的方法,不管题目怎么变,基本盘就在那。
2.找数:找数练习《快速找数》+做题感觉。
    (1)找数练习。图书大礼包中有两本小册子,一本为《资料分析之快速找
数》,另一本为《资料分析之速算技巧》,纸质版方便大家练习。
    (2)做题感觉:现在多练习,随着题目做的越来越多,基本都是这样的结
构,找数就会越来越敏感,柱形图、折线图等坑点掉多了就掌握了。
3.计算:技巧扎实、利用选项、粉笔快练《速算技巧》。可以在微信小程序
中搜索“粉笔快练”,可以找数可以速算,电子版随开随关,利用碎片化的时间
进行练习,老师认为,对大家资料分析最有帮助的是首位计算(非常好)和百化
分计算,大家可以无限练习。
4.练习:前期以正确率为主(用方法,确保可以做对),正确率稳定到 70%~
80%时,然后限时两者兼顾。例如:开始用 38 分钟,正确率为 80%;然后用 35%,
正确率稳定在 80%;然用 32 分钟,正确率稳定在 80%;最后用 28/27 分钟,正确
率稳定在 80%。资料分析的极限状态:20 分钟做 20 个题,25 分钟做 20 个题已
经很优秀了。
5.题目:每天 4 篇,是标准量,先 5000 题然后模拟题最后本省真题(2015
年),避开陕西、深圳、江苏即可。

四、补充

1. 概率:先 C、D 项,再 A、B 项,这是很早之前的做题策略,之前答案在 C、D
项的概率高于 A、B 项,但是近几年,C、D 项和 A、B 项没有太大的差异,稍微有
一点点优势。
2. “表述绝对”,例如:志哥的工资逐年递增;志哥的才华和美貌均为上等;志
哥一定很帅,说法太过绝对,这种情况极有可能为错误选项。如果问哪个选项错误,
一般先看表述绝对的选项,比较容易选择答案。
3. 表述是范围,“大约”“左右”,答案往往是对的。
4. 从易到难:做题时遇难则跳是明智的选择,四个选项验证三个即得答案,
现期比基期、两期简单;比例类比增长类简单;比较类比计算类简单;加减比乘除
简单;题干短比题干长简单

注意

【注意】对于时间段找数的题目:圈出时间范围,在每一个时间上打“√”
或者打“×”,虽然稍微有些浪费时间,但是可以帮助我们识别潜在的坑,每一个
时间都打“√”或者打“×”,如果其中一个没有,肯定存在问题。

【注意】精确的加减计算,利用尾数法是最好的。

【注意】选项为范围: 
1.第一步:先凑整计算。
2.第二步:结果在中间,直接选择;如果结果位于临界值,再进一步精算。
一般前者考查较多。

【注意】加减计算:
1.精确计算:利用尾数法。
2.估算:
    (1) 选项为范围,先凑整,再精算。
    (2) 如果是具体数,根据选项精度多截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