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课梳理
Last updated on
一、速算技巧
![](http://121.37.179.125:8000/content/images/2024/06/1000008230.png)
1.除前看最接近选项的差距(最接近的选项才能客观反映出差距)。
(1)差距大,截两位。
①首位不同。
②首位相同,次位差>首位。
(2)差距小,截三位。
①首位相同,次位差=首位。
②首位相同,次位差<首位。
2.根据式子,确定截谁:
(1)一步除法,只截分母。
(2)多步除法,截分子、分母。
3.根据选项,边除边选。
(1)根据有效数字确定选项,直接选。
(2)确定不了,考虑位数(量级)。如选项出现 2.x、20.x,需要考虑位数,
影响位数的因素有小数点、单位。
![](http://121.37.179.125:8000/content/images/2024/06/1000008232.png)
1.一大一小:分子大、分数大。记住:单位钱多人少,每人分得的钱一定多。
2.同大同小:纵向用直除,横向看倍数(分子倍数大、分数大;分母倍数大,
分数小),哪种倍数关系明显,就看哪种。
(1)竖着,直除估算。
(2)横着:观察倍数。
(3)例:27/8 与 9/4 比较。横着看倍数:分子 27→9 是 3 倍关系,分母 8 →4 是 2 倍关系,分子倍数大的分数大,27/8>9/4。
3.例:
(1)第一组:120/71、240/133。
(2)第二组:627/(1+20%)、500/(1+3%)。
![](http://121.37.179.125:8000/content/images/2024/06/1000008234.png)
二、基期、现期
![](http://121.37.179.125:8000/content/images/2024/06/1000008236.png)
1.公式一:基期=现期-增长量。速算:
(1)先观察选项,比现期的大小,能否确定唯一值。
(2)精确计算,利用尾数法。
2.公式二(常考):基期=现期/(1+r):速算:
(1)截位直除。
(2)化除为乘:
①应用条件:选项差距小、|r|≤5%(必要条件)。
②操作方法:
a.先算乘积:现期*r。
b.再算加减:在现期上变号加减乘积结果。
③例:416.8/(1-2.3%)=( )
A.407.5 B.410.2
C.420.1 D.426.6
答:先算乘积:416.8*2.3%≈9,再算加减:416.8+9=425.8,选择 D 项。
3.基期差值:
(1)分析:
①正负。
②大小。
③现期坑。
(2)计算:
①截位直除。
②化除为乘。
![](http://121.37.179.125:8000/content/images/2024/06/1000008238.png)
1.识别:求材料时间或之后的时间,特征:若保持……的增速/增量不变。
2.注意:看清楚增长方式(增速相同/增量相同)。
3.计算:
(1)公式一:现期=基期+增长量。速算:
①先观察选项,比现期的大小,能否确定唯一值。
②精确计算,利用尾数法。
(2)公式二:现期=基期*(1+r)。速算:
①特殊数字:
a.A*1.1→错位相加。
b.A*0.9→错位相减。
c.A*1.5→本身+一半。
②百化分:
a.A*1.25→A/0.8。例:246.5*(1+24.3%)≈246.5*1.25,不考虑位数差别,
原式转化为 246.5/8=31-,计算出有效数字,结合选项确定答案。
b.A*1.43→A/0.7。
c.A*1.67→A/0.6。
三、增长率
![](http://121.37.179.125:8000/content/images/2024/06/1000008240.png)
![](http://121.37.179.125:8000/content/images/2024/06/1000008242.png)
1.成数:
(1)几成就相当于十分之几,也就是百分之几十。例:3 成=30%。
(2)易错点:超过 3 成→大于 30%,3 成多→30%~40%。例:计算结果为
52%,可以说超过 3 成,但是不能说 3 成多。
2.番数:
(1)识别:翻了几番
(2)一句话:遇番数,化倍数,翻 N 番,变为原来的 2
N倍。
![](http://121.37.179.125:8000/content/images/2024/06/1000008244.png)
增幅、降幅、变化幅度,记住则就行(有正无负、计算比较是否带负号):
(1)增幅(本质是增长率):有正有负,计算、比较时,有负号带负号。
(2)降幅:必须为负,计算、比较时,不带负号,直接看绝对值。
(3)变化幅度:有正有负,计算、比较时,不带负号,直接看绝对值
![](http://121.37.179.125:8000/content/images/2024/06/1000008248.png)
1.识别:增长+百分数、成数、倍数(比例)。又名:增速、增幅。
2.计算:
(1)给百分点型(课前学):高减低加。
①增速,带符号计算。
②降幅,先用绝对值计算,再转化为增长率。
③对比记忆一下:
a.例:2021 年志哥私房钱同比下降 30%,增速比上年上升 10 个百分点;问:
2020 年的增长率?
答:高减低加,上升→减法,增速需要带着符号计算,-30%-10%=-40%。
b.例:2021 年志哥私房钱同比下降 30%,增速比上年扩大 10 个百分点;问:
2020 年的增长率?
答:高减低加,扩大→减法,降幅看绝对值,30%-10%=20%,增长率=-20%
(2)给具体量型:
①r=增长量/基期。
②r=(现期- 基期)/基期。
③r=增长量/(现期-增长量)。
④速算:截位直除。
(3)多个年份增速超过/低于 x%:
①超过 10%,现期>1.1*基期。
②超过 20%,现期>1.2*基期。
③超过 50%,现期>1.5*基期。
3.比较:
(1)已知:现期、基期。
①先比较现期/基期。
②得不到唯一答案,再比较(现期- 基期)/基期。
(2)已知:现期、增长量:
①直接比较增长量/现期。
②注:只能在比较时应用。
![](http://121.37.179.125:8000/content/images/2024/06/1000008264.png)
1.间隔增长率:
(1)公式:间隔 r=r1+r2+r1*r2,和+积,r1、r2为给出年份最大的两年。
①2020 年……的增速为 10%,增速比去年同期高了 3 个百分点:r1直接给出,
r2需要求。
②2020 年……的增速为 10%,与去年同期下降 5%相比,首次实现正增长:
r1、r2均直接给出。
(2)速算:
①第一步:先算加和,观察选项,能否确定唯一值。
②第二步:再算乘积。
a.方法一:|r1|、|r2|均<10%,乘积可忽略;不能忽略,一个不变,一个百
化分。
b.方法二:固定的套路,a%*b%=(a*b/100)%。
③关键点:四舍五入保留整数即可。如 r1*r2=2.34%≈2%。
2.间隔倍数(是几倍):
(1)第一步:求间隔 r。
(2)第二步:间隔倍数=间隔 r+1。
(3)注:多几倍就是求增长率。
3.间隔基期:
(1)第一步:求间隔 r。
(2)第二步:间隔基期=现期/(间隔 r+1)。
4.间隔增长量:
(1)第一步:间隔 r=1/N。
(2)第二步:增长量=现期/(N+1),减少量=现期/(N-1)。
![](http://121.37.179.125:8000/content/images/2024/06/1000008266.png)
1.识别:时间段+年均+增长+百分数。
2.公式:(1+r)
n=现期/基期,n 为现期和基期的年份差。出现“五年规划”,
基期前推 1 年,年份差为 5。
3.题型:
(1)比较:N 相同时,直接比较“现期/基期”。
(2)计算(考查少):选项差距大时,居中代入。
![](http://121.37.179.125:8000/content/images/2024/06/1000008268.png)
1.保持年均增速不变,算将来。
2.例:2010 年私房钱为 A,2015 年私房钱为 B,若 2015 年~2020 年的年均
增速与 2010 年~2015 年保持一致,则 2020 年私房钱 C 将达到多少?
答:2015 年~2020 年:(1+r)5=2020 年/2015 年,2010 年~2015 年:(1+r)
5=2015 年/2010 年,年均增速相同,则联立等式:2020 年/2015 年=2015 年/2010
年→2020 年=2015 年*2015 年/2010 年→C=B²/A。
3.公式:C=B²/A。
![](http://121.37.179.125:8000/content/images/2024/06/1000008270.png)
1.常见搭配:
(1)固定搭配:
①房产+地产=房地产。
②进口+出口=进出口。
③城镇+农村=全国。
④邮政+电信=邮电。
(2)时间累计:1~11 月+12 月=全年。
(3)常识积累:博士+硕士=研究生。
(4)逻辑型:A+非 A=全部。
2.方法:
(1)先口诀:
①混合增长率居中。
②偏向基期量(可拿现期代替)大的。
(2)后线段:
①操作:部分写两边,混合写中间,数字标上去,距离和量成反比。
②距离→部分增长率到总体增长率的距离。
③量→两个部份量的基期量(可拿现期代替)。
四、增长量
![](http://121.37.179.125:8000/content/images/2024/06/1000008272.png)
1.识别:增长+具体单位。
2.计算:
(1)已知现期、基期:
①增长量=现期- 基期;速算:精确计算,尾数法。
②技巧:部分增长量加和等于总体增长量。
(2)已知现期、增长率:
①r≤1%,增长量=现期*r。
②1%<r≤100%,第一步:|r|=1/N,近似、取中(选项差距小必须取中)、
公式。第二步:增长量=现期/(N+1);减少量=现期/(N-1)。
③r>100%,代公式、约分。例:[246.8/(1+170%)]*170%=(246.8/2.7)
*1.7≈(246.8/2.7)*1.8=(246.8/3)*2≈82*2=164。
3.比较:
(1)已知现期、基期,增长量=现期- 基期,柱状图中可以比较高度差。
(2)已知现期、增长率:
①同增同减:大大则大,一大一小百化分。
②有增有减:比较变化量,百化分。
4.特殊题型:出现“时间段”与“年均”表述→年均增长量。
(1)识别:时间段+年均+增长+单位。
(2)公式:年均增长量=(现期- 基期)/年份差。
(3)注意:五年规划,基期前推 1 年。
五、比例
![](http://121.37.179.125:8000/content/images/2024/06/1000008274.png)
1.现期比重:占。
(1)公式:
①比重=部分/总体。
②部分=总体*比重。
③总体=部分/比重。
(2)特殊表述:
①利润率=利润/收入。数量关系中:利润率=利润/成本。
②资料分析中的“贡献”考法:
a.单独比较“贡献”,谁的量大,谁的贡献大。
b.增长贡献率。计算:部分的增长量/总体的增长量;比较:本质是比较部
分的增长量。
(3)饼形图:
①观察:12 点钟方向,顺时针按照表格顺序依次排布。
②对比分析:先看大小,再看比例。
2.现期平均:均/每。
(1)列式:
①后/前。
②单位做分子(比较稳妥,近几年考查过倒装表述)。
③积累:平均运输距离=周转量/客(货)运量。
(2)陷阱:注意"月均”、“日均”。
(3)特殊题型:求多个年份的平均数;方法:削峰填谷。
①第一步,找一中间好算的数作为基准,画线,找峰找谷。
②第二步,计算,用峰填谷,结果除以个数后,在基准上加减。
3.现期倍数:倍。
(1)注意:遇到倍数,先看问法,养成习惯。
(2)问法:
①是几倍:A/B。
②多/高出/增长几倍:(A/B)-1。
③超过 N 倍:A 超过 B 的 N 倍→A>B*N。
![](http://121.37.179.125:8000/content/images/2024/06/1000008276.png)
1.公式:基期比重=A/B*[(1+b)/(1+a)]。
2.速算:
(1)选项差距大:保留两位,约分。
(2)选项差距小:先算现期比例,再分析。
![](http://121.37.179.125:8000/content/images/2024/06/1000008278.png)
1.比较(比重、平均数):
(1)识别:比重、平均数+上年上升/下降。比重=“占”前/“占”后,平
均数=后/前。
(2)方法:看分子增长率 a 与分母增长率 b。
①a>b,今年比例数上升。
②a<b,今年比例数下降。
2.计算:
(1)比重:
①识别:……占……比上年上升/下降+百分点(本质为:比重差值)。
②方法:
a.先判升降:a>b,今年比重上升;a<b,今年比重下降。
b.再定大小:结果<|a-b|;若无唯一答案,则估算|a-b|*A/B;再无唯一值,
代入公式:A/B*[(a-b)/(1+a)]。
c.注:近两年,不论国考还是地方考试,选最小都有反例,不建议使用。
(2)平均数:
①平均数的增长率:
a.识别:平均数+增长+百分数。
b.公式:平均数的增长率=(a-b)/(1+b)。
c.注意:带符号计算,下降 5%→-5%。
②平均数的增长量(不常考):
a.识别:平均数+增长+单位。
b.公式:A/B*[(a-b)/(1+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