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作文之主题和观点
Last updated on
![](http://121.37.179.125:8000/content/images/2024/05/1000007152.png)
1.不仅要注意小题的审题,找到作答方式和目标,大作文也是如此,通过审
题,找到作文的主题、结构、要求、作答范围。
2.通读“给定资料”,材料范围不明确,要看全部给定资料。
3.你对当代中国农村正在发生的深刻变化一定有所感触:题干给出的重要信
息,材料会给出当代中国农村发生的变化有哪些,由此,要得出自己有什么感触。
在写作文的时候,就要写中国农村的变化(经济进步还是变得不好,要在文章汇
总写出来),还要写出来自己的感触、感受、想法、感觉。感触是根据前面的变
化确定,当前农村变的更好,经济提升,教育进步,我们的感触是欣喜的、高兴
的。当前,农村不受重视,文化失传,农村人很少,空心化,我们的感触是担忧
和失望。
4.请你以“守望家园”为题:给出了文章的标题是守望家园,不用编写题目。
并且,给出本文的主题“家园”,主题是文章核心的体现,要紧扣家园这个主题
进行分析,撰写内容。
5.家园:家园是比较抽象的信息,不知道指的是什么,到底指的是农村的房
屋、还是外在的生态、人文环境,仅仅从题目中看不出来,因此,要解释家园的
概念,家园的含义,这是需要写在作文中。
6.守望:对策性的表述,因此,提示我们要写到对策,怎么能做,怎样守望
家园,要进行拆分,“守”和“望”,要注意坚守的传承,“守”强调保护之前的
东西,守护我们的家园。“望”强调展望,要发展好家园,让家园流传下来,发
展的越来越好,强调的侧重点不一样,这是题目中给出的可能要写到的内容。
7.写一篇文章:小说、散文、议论文。申论中,题材是议论文,文章要围绕
主题,提出观点和论点,围绕论点进行论证,这就是议论文。
8.总结:解释家园是什么,当前农村发生的变化是什么,你的感触是什么,
并且,提出对策,要怎样做。
9.要求:
(1)紧扣“给定资料”,结合个人体会。结合个人体会,就是要对农村发生
的变化,写出个人真实的感受。这一部分一定要写,第二次强调。观点论点不能
自己捏造,要从材料中提取,这就是紧扣给定资料,并且,体现文章的客观性,
统一标准的体现。
(2)观点鲜明,语言流畅,议论深刻,结构严谨。
①观点鲜明:文章观点和对主题的解释,一定要很明确,不能模糊,要让考
官知道你要表达什么,你的观点和主题,也要做到内容上的突出,让阅卷人看到
你对主题的阐释和表达,尽量放在开头部分,这个人对主题是明白的,以及对自
己的观点要放在论述段的段首,摆出自己的观点,然后,进行论述,放在显眼的
位置。
②语言流畅:不需要华丽的语言和丰富的句式,这是没有要求的,要求语言
流畅,语句通顺,在通顺的基础上,没有语病,不能有错字,这就要求我们在动
笔的时候,要进行落实。
③议论深刻:在文章写作中,观点鲜明,论述的内容要做到充分有力,让论
述的内容支撑起观点,论证的时候,多运用论证的手法,讲解道理,引用名人名
言,确保观点的正确性。更加充分。
④结构严谨:宏观结构上说,要有标题、开头、主体段、结尾,结构严谨,
每部分都要写到,并且,微观结构上,段落与段落之间,要衔接,严谨,一环扣
一环。作文常见的要求,不管这篇文章是否要求,其他文章也要做到。
(3)总字数 800~1000 字。对整个格子的要求,标点符号也占字数,标题
仅仅四个字,占一整行的格子,就是 25 个字,这些都算在总字数里面,不计算
具体的汉字数,看的是格子数,建议尽量靠到 1000 字。例如,碰见 1000 字左右,
就是可以少于 1000 字,也可以多于 1000 字,基本是 900-1100 字。
![](http://121.37.179.125:8000/content/images/2024/05/1000007154.png)
1.主题:家园——是什么,比较抽象,要解释家园的含义。
2.观点:农村深刻变化+感触/感悟(个人体会要与农村的变化相匹配,如果
是好的变化,感受是好的,积极的,快乐的,如果是不好的变化,感受就是失望、
难过和痛苦)
3.对策:守+望,跟小题一样,从材料中找关键信息,怎么守,怎么望。
4.文种:议论文——观点+论据。
5.字数、语言流畅等。
![](http://121.37.179.125:8000/content/images/2024/05/1000007156.png)
1.申论文章按照档次赋分,一类文是最好的,依次就是二类文、三类文、四
类文。
2.一类文的分值可能不能一样,但是要求是相似的,通过本篇文章的一类文,
分析申论高分作文必备的要求。
3.一类文(35~40 分):必须符合以下几个条件。
(1)文章思路必须围绕“变”“守”“望”展开。文中一定要写清楚变化是
什么,如何守,如何望,跟前面得到的观点是一致的。
(2)文章必须紧扣主题(紧扣家园书写,不能脱离主题),观点鲜明(要求
中提及的),说理充分(论证有力度,要饱满,举例论证+道理论证),语言规范
(语句通顺,无错别字,不要过于华丽)。文章要有强烈的情感(为好感到欣慰,
为坏感到忧虑)以及忧患意识,为变好而感到欣慰,为变坏而充满忧虑(完全符
合题干要求分析出来的内容)。文章要提出我们应回望过去(将过去好的东西留
下来)、展望未来(面向未来,充分利用好的东西,在继承中创新发展),守住土
地之根和农村精神之根(写对策,守和望)。
(3)思路十分正确、语言十分规范的给 38 分以上,但不能给满分(不会出
现满分作文,如果给 35-39 分,就是在平常做好审题,和阅卷思路不偏,语言规
范就是要积累,多多书写,才能更加通顺,没有语病,申论大作文要写,手不能
懒)。
4.一类文一定要扣准主题,挖掘观点。
![](http://121.37.179.125:8000/content/images/2024/05/1000007158.png)
1.相较于一类文,在考场上能写出来二类文,也是非常不错的。在一类文的
7
基础上,做的不够好,才会扣分,降档到二类文。
2.二类文(28~34 分):必须符合以下几个条件。
(1)文章能够扣住主题(依然不能跑题),观点比较明确(观点较于一类文
差一些,观点找的不全,可能存在凭空想的,没有完全准确,或者,论点写在论
证段中、主体部分,考官没有办法第一时间提取出来观点,就会降档),说理比
较充分(比较弱的表达,相比于议论文,论证不够充分和饱满,没有办法支撑观
点),语言规范(和一类文一样)。二类文和一类文相比,完全不如一类文,就会
降档。
(2)满足一类文要求,但错别字比较多(建议大家多动笔,不要不写,多
写才会尽量少出现错别字)。
(3)满足一类文要求,字数在 650~800 之间(字数在 800-1000,字数一
定要符合要求,才不会降档),语言很规范。
(4)满足一类文要求,文章某个部分以“1.2.3.(不能用这种结构写作)”
结构写作,写得很好的可以归为二类文。例如,守望的对策 1.……,2.……,
3.……。大家可以上人民日报看议论文,不能用 1.2.3.写,要有开头、主体、
结尾,不能割裂,否则,文章就是一块块的,不是很连贯,这是需要注意,不能
犯错的地方
![](http://121.37.179.125:8000/content/images/2024/05/1000007160.png)
1.三类文(16~27 分):必须符合以下几个条件。
(1)文章没有紧扣主题(跑题),观点不明确,说理不充分,语言不规范,
散文化严重(和一类文相反,就是三类文,分数就很低了,要紧扣主题,观点明
确,说理规范,注意,体裁一定要写对,必须是议论文)。
(2)字数在 650 字以下,文章跑题、与题目无关或大段照抄资料(650-800
字写的可以,还可以给二类文,低于 650 字,就是三类文,不能大段抄材料,没
有说不能利用材料,可以从材料中提取词汇,但是,不能原封不动的搬过来,这
样就算抄材料。尽量用自己的话表述材料中的内容,自己要学会改写,用材料中
的话,就好比写毕业论文,要查重,不能大段使用别人的材料和论文)。
(3)文章各个部分以“1.2.3.”结构写作,比如问题 1、2、3,原因 1、2、
3,对策 1、2、3。前面提及的阅卷标准,文章某个部分以“1.2.3.(不能用这
种结构写作)”结构写作,写得很好的可以归为二类文,如果全文都是 1.2.3.,
此时,就是三类文。
2.一定要有紧密的逻辑,否则,就拿不到高分,每部分要环环相扣。
![](http://121.37.179.125:8000/content/images/2024/05/1000007162.png)
1.四类文(0~15 分):必须符合以下几个条件。
(1)文章立场错误(政治立场错误,反党反国家),思路混乱(东一句西一
句,没有线条感),语言表达极差。
(2)只有一个标题、几行字,一般只给 2 分(不管文章熟悉不熟悉,尽量
写够要求的字数,才能获得高分)。
2.一定不要犯这样严重的错误。
![](http://121.37.179.125:8000/content/images/2024/05/1000007164.png)
1.总结:文章写作具有客观性。因为文章主题和观点都来源于材料,从材料
中提炼出来的,不存在随意发挥的情况。
2.高分文章必须做到:
(1)立意:主题(核心话题)和观点(写作角度)全面、明确。就是要找
全写准。这就是文章的立意,根不偏,才能写准确。找到内容,进行填充,这是
文章之根。
(2)结构:议论文——观点+论据(多样性一些);(开头到论述段)衔接自
然、紧密(不能用 1.2.3.这样割裂的结构)。
(3)论据:贴切,丰富。人物内容、名人名言,要保证内容贴切,更加丰
富,才能更加饱满。
(4)语言:流畅通顺、无语病。通顺和流畅,语言不用过于华丽,只要没
有语病,通顺,就符合语言的要求。
(5)字数:严格按照题干要求,要求写多少字,就写多少字,不要太多,
也不要太少。
(6)其他指定要求:如个人感受、体会。有的文章要求联系实际,不拘泥
于给定材料,此时,除了资料内的论据,还要有资料外的资料。
3.以上是高分的要求,大家要记清楚,在今后的题目练习中,反复畸形比对,
看自己有无做到这六点要求。
![](http://121.37.179.125:8000/content/images/2024/05/1000007166.png)
1.主题与观点就是根,文章的主题,即核心的议论对象、写作对象;文章主
题可以从材料汇总看出来,大家要注意审题。
2.文章的观点(类似于小题中围绕主题写的各种要素),即在文章写作过程
中,希望考生表达出来的所有重要信息。文章的观点在审题中是不能完全看出来
的,因此,要结合材料,综合判断。
3.实际考试中,找准主题后,可以从阐释含义,分析原因或意义、危害,提
出对策等角度切入展开主题。然后围绕一个特定主题,从关系、问题、原因、意
义、危害、对策等角度提出观点,并结合资料内容和社会实际例子展开论述。
4.注意:文章是客观的,文章的主题和观点不是自己想的,文章的主题和观
点来自于材料,要学会通过题干找到文章的写作方向。可能有些抽象,可以结合
题目进行练习。
![](http://121.37.179.125:8000/content/images/2024/05/1000007168.png)
1.找主题:媒体融合发展。紧扣媒体融合发展写文章,这就是最核心的内容。
2.写作方向:要素和内容。
(1)推动融合发展所取得的成效一定带给你很多启示:在写作时候,要紧
扣对策书写,这些启示就是告诉我们做好融合发展,给出对策。
(2)“融合发展所取得的成效”:说明有成绩,暗示我们书写意义,但是,
不能大篇幅写意义,重点是对策。
3.要求:
(1)自选角度(从材料中提取,在材料给定的范围内,进行自选),自拟标
题(这里不进行过多展开,后续会详细讲解)。
(2)参考给定资料,不拘于给定资料;要运用材料之外的事例。
(3)观点明确,内容充实,结构完整;不再赘述。
(4)篇幅 1000 字左右。即 900-1100 字。
4.如何确定阅读范围:本题没有明确的给定资料,因此,要阅读全篇材料。
“给定资料中各级党委、政府顺应时代”,注意是党委和政府的媒体发展,要看
这篇资料有无党委和政府媒体融合发展,如果出现企业的媒体融合发展,可以略
读。
![](http://121.37.179.125:8000/content/images/2024/05/1000007176.png)
1.找主题:夜间经济成为消费领域的一个新的增长点,是城市发展的新引擎,
以夜间经济为出发点,因此,核心话题是夜间经济。
2.找观点:
(1)夜间经济成为消费领域的一个新的增长点:这句话强调夜间经济促进
消费的增长,夜间经济对消费产生积极的作用,让经济发展更好,夜间经济对消
费有意义。
(2)夜间经济是城市发展的新引擎:进行比喻,城市发展是车,夜间经济
是引擎,强调夜间经济对城市发展带来活力,提供动力,夜间经济对城市发展有
意义。
(3)此时,感觉文章没有落地,因此,要写如何做好夜间经济这篇大文章,
因此,差一些内容。在申论文章中要写对策,这样,整体文章才会落地,不会飘
在空中。
3.补充知识点:申论文章中最好有对策成分,使文章落地。
(1)具体对策写多少,需要看材料。如果材料中没怎么提及对策,在结尾
可以简单写两三句宏观的对策,有关夜间经济如何做。
(2)如果材料中,关于夜间经济的对策比较多,就需要将夜间经济的对策
当论证段来写。
(3)对策写多少,一定要根据材料来定,材料写多少对策,作文中就写多
少对策。材料中对策少,就简单带过,如果材料中对策多,就将对策单独成段,
这也是我们需要注意的事情,文章一定要落地。
4.要求:
(1)见解深刻,所谓见解深刻/具有理论高度,就是一个意思,不是个人要
有丰富的储备和积淀,要从材料中提炼更加全面、深层次的信息,例如,题目中
有 10 个非常重要的点,你只写了 2 个,文章就会很浅薄,不够深刻,因此,要
写出来更多的要点,才能见解深刻。具有理论高度,也是一样的,很多申论资料,
本身就非常具有理论性、政策性,具有高度,只有充分提炼出来内容,就会有高
度。依然是要求从材料中提炼出来全面的信息。
(2)思路清晰,结构严谨。
(3)语言流畅,书写工整,写字时候,一笔一划的写,写字难看,就写工
整一些,这也是得高分的要求,不要连笔。
(4)限 800~1000 字。
![](http://121.37.179.125:8000/content/images/2024/05/1000007178.png)
1.本题是典型的难题特征,题干特征非常抽象,因此,在审题时候,不是要
读懂这句话,而是在题干中审清楚写作方向,不要求完全弄懂这句话(具体内容,
从材料中找)。
2.主题:“不学礼,无以立”双重否定,调整语序,即学礼以立,学会礼仪,
才能在社会立足,这里的主题、核心是“礼”,但是,依然不明确,没有告知是
礼貌、礼仪、日常生活中的行为规则,光看这个字是看不出来的,要写到这个字
的含义。
3.方向:学礼以立,就是对策方向。究竟怎样学礼,学习礼的方式方法是什
么。学礼可以立足,可以找学礼对个人、国家的好处,这是另一个审题方向。
4.补充知识点:内涵尽量不放在论述段中,放在开头讲清楚即可。简单通俗
大家解释,不需要大篇幅的论证,释义一定要写在开头部分。如果材料中对策多,
在作文中对策就占两段,如果材料中意义多,意义就占两段,不要自己主观判断。
![](http://121.37.179.125:8000/content/images/2024/05/1000007180.png)
1.本题也比较难,很多同学读下来之后,感觉晕晕乎乎的,申论不是考查哲
学中的有和无,更多是分析实际的内容。
2.主题:请你围绕给定资料反映的城市建设理念中的问题,联系实际,以“试
谈‘有’与‘无’”,主题是城市建设中的有和无,这一类题,是关系类的题目,
对于关系类的题目,有固定的答题思路,先在开头阐释两个主题的含义,即解释
什么是有,什么是无,然后,点明二者的关系,对二者进行阐释,具体依照材料
来说。
3.补充知识点:关系类文章,开头要阐释两者含义和点明关系,论述段要详
细展开两者关系。
【总结】
1.题干是对写作文章的总体引领,写作主题、要求和方向在题干中已经说明
了,因此,只有在审清题目的基础上,明确写作的目标,从而回到材料中寻找相
应的信息点,作为内容的填充。
2.两步走:审题和挖掘材料。
![](http://121.37.179.125:8000/content/images/2024/05/1000007182.png)
![](http://121.37.179.125:8000/content/images/2024/05/1000007184.png)
1.第二步:梳理资料,挖掘观点,形成文章框架。
(1)画线句子(指定范围)类型。
①优先阅读画线句子所在资料时(搭建框架),若文章框架完整,可以此为
基础撰写文章。在申论中,时间是硬性指标,如果仅仅看给定资料就能将文章框
架找准,此时,不需要看其他材料。其次,是阅卷规则说明,文章可以从多个角
度书写,只要能在题干给出的正确范围内,选取任何角度都是可以的,不要求将
所有的角度找全,只要找对即可,文章就能得到高分,因此,得到这样的方法。
②若此时框架不够完整,内容有缺失或不够饱满(单薄),可阅读与文章主
题有关的其他资料,填充框架(阅读顺序):小题未用资料(给作文准备的,可
能为文章框架提供有效信息)—权威型资料(领导人讲话,大学教授专家的讲话,
帮助丰富观点和写作方向)—全篇试卷中其他资料(可优先阅读小题题干+答案,
题干和答案就是这一则资料的核心内容)
(2)未指定范围类型。
①经常要求结合给定资料,没有指定具体资料,因此,优先小题未用资料,
结合文章主题梳理相关资料。
②阅读优先级:小题未用资料—权威型资料—全篇试卷中其他资料(可阅读
小题题干+答案),根据主题判别资料很重要。
【总结】
1.按照文章框架的完整程度思考具体的方法,例如,在看完小题未用资料后,
文章框架搭建完整,此时,就可以不用再看权威资料,结合自己的找观点的饱满
程度,决定后续内容是否需要阅读。
【说在课后】
1.疑问:方法技巧通用,是否提炼主题是一样的,是否存在抄袭。
2.解答:申论作文具有客观性,如果你的主题和观点都不一样,那么,你就
写错了,不要怕,只要你写的内容是你自己真正去写的,不是抄别人的,就不会
存在雷同卷。
3.如何从材料中寻找作答方向,完善框架,具体成为,会在接下来的课程中
进行讲解。
重点
![](http://121.37.179.125:8000/content/images/2024/05/1000007214.jpg)
大作文是客观阅卷。立意是客观的,其他是可以自由发挥的。
1.立意:立意是观点、论点,“观点明确、立意明确、立意深刻”表意是一
样的。比如观点是社会主义好,观点中有评价;再如社会主义可以团结一切可以
团结的力量,这也是观点。
2.论据:申论除了“申”,还有“论”,别人不知道这个观点是否正确,需要
通过事实证明观点正确。
(1)比如观点是社会主义好。论据:刘某以前给地主家放羊,后来在社会
主义下,他吃得好、穿得好、住得好。刘某的例子可以证明社会主义好。在社会
主义制度上中国 GDP 跻身为世界第二大国。“第二”是数据,这是事实论据。事
实论据可以是事例,也可以是数据。
(2)再如论点是社会主义可以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干大事。论据:邓
小平同志的改革开放,甚至团结外国人建设我们国家。这是理论论据或道理论据,
包括所有的科学理论,比如木桶原理、递减效应等,也包括名人名言。
3.立意必须来自题干+材料;论据来自材料内外,材料内的素材可以使用,
但不能大段摘抄,否则就是材料节选。这不是论文查重,不会有人测试抄袭的具
体比例,阅卷之前,阅卷老师先熟悉所有的材料,凭着主观判断是否大段摘抄。
建议大家写材料外的素材,往年的材料都可以作为今后申论作文的素材。
4.作文最重要的是立意和论据,常见问题是立意不知道写什么,论据不知道
怎么写。立意与前面题型的能力类似,需要回到题干和材料中找,本节课的内容
是客观的,下节课讲解论据,与之前学习的能力不同。
![](http://121.37.179.125:8000/content/images/2024/05/1000007217.jpg)
1.A 省和 B 省的材料一模一样,A 省作文给出题目是“众筹:金钱之外的价
值”;B 省作文给出一句话“为钱创业是肤浅的,应该为梦想驱动”。虽然材料相
同,但作文题干不同,阅卷规则也有所不同。由此得出,作文的观点一定要看题
干。本节课讲解搭建文章框架(找文章论点),有两步:第一步:剖析题干,梳
理写作方向。第二步:梳理资料,挖掘观点,形成文章框架。
2.前置理论课中讲解了审题,可能大家听完后依然不知道要做什么。总结审
题的规律:虽然不能说这个规律百分百准确,但只要把握住这个大体的规律,作
文就能得高分,反之得低分。这个规律是侧重,不是全部。
(1)题干方向为要素:
①题目是“众筹:金钱之外的价值”,这道题一看就知道写价值,即意义,
是常见要素。高分作文要侧重关键词。只能通过审题得出写价值,需要回到材料
中找具体有哪些价值。材料讲述以前没有众筹,某人想发明耳机但发明不了,有
了众筹,就可以发明耳机,实现了自己的梦想,第一个价值是帮助人实现梦想。
只有“梦想”这一个词还不够,要生产耳机,开始创业;以前想给家人做蛋糕,
但都是大众商品,现在有众筹,就有了小众商品,对百姓而言,商品更丰富,可
以满足个性化需求;以前没钱、没权无法做生意,现在有了众筹,就有了更多机
会,让人感觉社会的公平。这几组词与单一题没有差别,阅卷时拿出 3-6 组词,
只要能写对 2 组,就能得高分。通过审题发现题干侧重某个要素,回到材料中,
像单一题一样,找三到四组关键词,基本就可以得高分。
②答疑:为什么是三到四组?作文有 1000 字,大概写 5-6 段,开头、结尾
无法写分论点,中间大概写 3-4 段论证段,把每组词汇扩写为一段,就变成了论
证段。一般找三到四组词汇,每组有两三句串联成论证段,比较靠近阅卷规则。
阅卷规则不是固定的,比如众筹:金钱之外的价值。可能有六个价值,未必全部
写出来才是一类文,可能写对二个价值就是高分。
③“众筹:金钱之外的价值”这道题一看就知道写意义,写了三到四个分论
点。
(2)题干信息抽象:题目是“岁月失语,惟石能言”。这句话很抽象,需要
回到材料中找到解释,解释得越明确、饱满、透彻,得分越高。如果“岁月失语,
惟石能言”,写了很多作用,则无法得高分。如果“众筹:金钱之外的价值”,写
了很多众筹的含义,则也无法得高分。题干非常重要,不要纠结“是什么、为什
么、怎么办”,真正阅卷的关键是“准确”。
(3)题干为辩证关系:比如题目是“有与无”,看上去很像“生与死、理想
和现实”,是有你没我,有我没你的关系,既有对立性,也有统一性,属于题干
为辩证关系。如果题目“有与无”抽象,则先解释“有与无”,再说关系,再说
现状,最后说对策。如果题干很直白,比如“海洋的开发与保护”,则不需要解
释,以上四部分未必都有,但有侧重,即关系。一般只要出现辩证,就是关系类。
比如海洋的开发和保护。有的同学看到题干就想写对策,比如保护海洋、加强立
法、加强监督、加大宣传等。多年后,山西省考出了类似的题目“绿水青山和金
山银山”,两道题都是一回事。
①解释:“海洋的开发和保护”表意很清晰,不需要解释。
②关系:开发是经济效益,保护是生态效益;表面看是海洋的开发和保护,
实际上经济与生态的平衡发展。注意:审题时能想到哪里,算哪里。很多同学将
关系写为:两者是相互依存、相互转化、辩证统一。这样写得分低,因为没有说
明白关系是什么。高分表达:开发是为了更好地保护,满足人民生活需要;保护
是为了永续开发,可持续发展。这是材料的信息,如果不知道找关系,则无法在
材料中挖掘出来。大家要通过题干作伯乐,在材料中找出来。
③现状:现在是掠夺性开发,不保护。
④对策:立法、监督、宣传。
⑤结构:开头写一段,关系写两段,现状写一段,对策写一段,结尾写一段。
(4)梳理:审题时先看题干侧重什么
①若题干侧重某个要素,则找三四组关键词,把每组关键词串联成一句话,
类似小题答案每条写总分关系,变成一个分论点,写三到四个分论点。
②若题干很抽象,则在材料中找解释。
③若题干是辩证关系,则需要按照思路“解释、关系、现状、对策”写。
3.练习题目:
(1)“知识的价值”:题干是要素“价值”,找三四组关键词即可。
(2)“让中华文化大放异彩”:第一感觉是“怎么让中华文化大放异彩”,侧
重写对策。在材料中找对策的关键词。
①先找什么是异彩,中华文化独特、优美、神秘的,和其他国家文化不同。
在材料中找了几个词,无法展开论证,所以写了一段。
②怎么让中华文化大放异彩。在材料中找到了四个方面的对策,写了四段。
加上开头和结尾,总共写了七段。
③老师见过最多段落的申论高分文章写了九段。并非只能写五段三分,老师
看到的是高分样卷,第一篇是四段,第二篇是九段,都比较极端,大家不要狭隘,
高分样卷也有五段或六段。虽然段数不能太多,但并非七段的作文一定有问题,
而是重点看论点写得是否正确。如果只写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等,讲了很多故事,
论点不正确,即使写了五段三分,也不能得高分。申论是活的,只要不写诗歌,
写议论文即可。
(3)“好的政策不仅仅是对公民意愿的满足,更是对公民理性乃至德性的滋
养”:题干直接给出了论点。观点一是满足意愿,观点二是滋养理性,观点三是
滋养德性。加上开头和结尾就是一篇作文。可以写背景和对策,但不写也不影响
得高分。老师讲解的是规律和侧重,重点之外的内容,大家可以随意,并非不写
就一定不得高分。“满足意愿、滋养理性和德性”是必须写到的,否则无法得高
分。
(4)“跟好着时代的大潮往前走,尽到我所有的力量,做我要做的事情”:与
以上三道题不同,除了给出方向,也给出了论点。“跟好着时代的大潮往前走”
论点一是顺势而为;“尽到我所有的力量”论点二是竭尽全力;“做我要做的事情”
论点三是爱岗敬业。
(5)题干的重要性远远大于材料,先审清楚题干,才能知道在材料中找什
么。题干给出的是关键词。出题人不一定只给出方向,有的题干给方向,有的题
干给观点,有的题干给关键词,大家需要多练习才能判断出来。
(6)“事者生于虑,成于务,失于傲。不虑则不生,不务则不成,不傲则不
失”:题干直接给出关键词。高分样卷的分论点是生于虑,成于务,失于傲。三
个关键词很抽象,文章的分论点不是三个字,而是用了十多个字表达,扩大了三
个字的内涵。此处只讲解方向。答疑:为什么不是辩证?辩证是生与死、高与矮、
胖和瘦。题干的词类似夸某人心善人美,都是正面的词,无法辩证。
(7)以“中国精神”为主题写一篇文章。中国精神范围很大,至少写到创
新是中国精神、爱国是中国精神,需要落地。有的同学写“中国精神好、中国精
神伟大、中国精神是五千年的精华,一定要弘扬中国精神”。文章要写实在的内
容,否则就会低分。中国精神具体是什么需要回到材料中找。
(8)现在飞机经常延误,旅客不满意,机场和航空公司也很委屈。以“委
屈的背后”为题目,写一篇文章。委屈的背后等于为什么委屈,即委屈的原因。
比如机场管理松懈,人心浮躁,科技不发达等。有的同学大篇幅写对策,这样写
一定低分,本题应侧重分析原因。
4.作文题类似领导给你说了一句话,要学会“听话听音”,因为领导说得很
委婉,不会直接说出来,要想跟领导聊下去,就不能南辕北辙,要就着领导的话
往下说,没有另起话题的权利。要证明领导的话是正确的。比如领导说“经济已
经不能快速发展了,适合高质量发展”。此时要肯定领导说得正确,拿出证据证
明,比如高质量发展是可持续发展;高质量发展是创新发展,利润高等。不能重
点写怎么做才能高质量发展。领导还没有想好怎么高质量发展,下属不能超前。